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约化养鸡生产的快速发展,肉鸡脂肪过度沉积导致肉品质下降和能量浪费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通过调控脂肪沉积来改善肉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能量是所有生命代谢和饲料营养基础。肉种鸡饲粮能量水平能够影响种蛋品质,进而影响胚胎期子代的发育,以及出生后子代早起的生长和脂肪代谢。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肉种鸡从产蛋初期到产蛋后期的饲粮进行能量处理,来研究其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产蛋后期子代生产性能、脂类代谢和胴体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家禽的胴体组成和脂肪代谢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体重相近的爱拔益加(AA)肉种鸡(20周龄)270羽,随机分为高能组、低能组和对照组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在产蛋率达到5%时进行饲粮处理,高能组和低能组饲粮的能量值分别较对照组高和低的20%,除能量外其他营养素种类与含量均相同,各组均限量且饲喂量相同。子代随机选用产蛋后期肉种鸡所产种蛋(60-62周龄)并人工孵化所得的1日龄公雏270羽,其分组与肉种鸡相同,并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进行常规的人工饲养,饲养为期49天。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肉种鸡饲粮能量水平的降低,产蛋后期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升高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和低能组健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和对照组相比,低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体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日龄的活体重、1-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和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而高能组无显著影响。(3)在28日龄时,和对照组相比,肉种鸡饲喂高能量水平饲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子代血清TG、CHO和HDL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子代血清中T3的含量(P<0.05);肉种鸡饲喂低能量水平饲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子代血液中CHO、GLU、GH和IGF-Ⅰ的含量(P<0.05)。在49日龄时,和对照组相比,肉种鸡饲喂低能量水平的饲粮显著降低了产蛋后期子代血液中GLU的含量(P<0.05);随着肉种鸡饲粮能量水平的降低,产蛋后期子代血清中CHO和T3含量逐渐升高,且低能组显著高于高能组(P<0.05),子代血清中TG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且高能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4)28日龄时,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产蛋后期子代皮下脂肪厚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且高能组仔鸡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各组之间仔鸡脂带宽虽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肉种鸡饲粮能量水平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肝脂率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肉种鸡饲喂高能量水平饲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子代28和49日龄胸肌和腿肌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5)肉种鸡饲喂低能量水平饲粮显著降低了产蛋后期子代28日龄的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了49日龄子代的胸肌率(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肉种鸡饲粮能量处理对种蛋的孵化性能以及子代肉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脂肪沉积均存在影响,且适当的低能量可以提高子代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有利于生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