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画像砖(石)和汉乐府诗作为汉代艺术的两种典型代表,彰显着大汉雄风的气魄,渗透着汉代人的宇宙生命精神,其中都有对“升仙”主题的表达。本文以升仙主题为研究的切入点,将汉画像砖(石)与汉乐府诗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复合、互动式研究,以期从新的视角来探索以上两种艺术的深层思想意蕴和艺术特点,从更深层次发掘汉代文化精神。 本文第一章以诗与画之关系论起,分别对升仙题材的汉画像砖(石)和汉乐府诗的发展特点及脉络进行梳理。第二章以汉画像砖(石)和汉乐府诗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汉代神仙观念发展的三方面重要原因:屈骚传统和楚地巫风为汉代的神仙世界增添了蕴含着原始活力的浪漫与想象;谶纬之学,尤其是其天人感应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促进汉代神仙观念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汉代人们日益觉醒的生命意识则直接影响其神仙世界的构建。第三章在对汉画像砖(石)和汉乐府诗的对比、互动研究的基础上来发掘一些重要仙界意象的深层思想意蕴。通过对太一神和西王母两位汉代仙界主神的神格分析及其形象、神职功能的梳理,探索二者在汉代地位的发展变化。通过把握汉画中“四灵”与汉《郊祀歌》所咏“四神”相通的文化思想意蕴,对《青阳》、《朱明》、《西颢》、《玄冥》四诗暗含的升仙旨趣进行解读。第四章集中探讨汉画像砖(石)和汉乐府诗关于升仙主题的表现模式。汉画像砖(石)对升仙主题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入门”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上,进入“天门”成为升仙的标志;汉时以璧象天,故玉璧亦成为仙界之象征。汉乐府诗对升仙历程的表现可用《远游》模式来概括,具体可分为远游动机、远游准备和远游过程,升仙题材的汉乐府诗对其进行继承并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