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具有带隙随尺寸可调节的性质,因其在电学、光学、磁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块体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主要关注于量子点制备过程中制备方法对产物发光性质和形貌的影响。简单介绍了二六族半导体胶体量子点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制备锰离子掺杂CdSe量子点,确定了锰离子发光可调现象主要是来自于晶体场不对称性的影响,而不是由于点阵应力的影响,同时说明了掺杂方式会对锰离子发光产生影响;此外,基于量子点制备方法中缺乏对有机杂质有足够理解的现实,以及为了能实现使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量子点,对以硒油胺作为阴离子前驱体制备制备量子点的能力作了探索,分别制备了简单的硒化镉量子点、强缺陷发光的硒化镉离子点以及梯度型合金量子点,说明了硒油胺虽然有其固在的缺陷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简便制备方法;另外,ZnSe和Zn0的枝状纳米晶以硒油胺为阴离子前驱体被制备出来,其形成机制主要是基于高温下有取向的链接行为,因为有取向的链接行为是种非经典的纳米晶生长理论,在单个系统中存在两种不同晶相材料的定向链接为理解该生长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最后,量子点材料在医学诊断上、太阳能电池以及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值得人们期待,但是仍然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比如生物毒性、发光效率、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量子点中的不等价掺杂等等,这些问题中某一方面的进展都将引起量子点材料在商业应用领域的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