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自然风压作用规律及应用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风压通风是矿井通风系统的辅助性措施,为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合理保持这个动态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充分利用自然风压帮助通风或尽量减少自然风压对通风的阻碍作用。然而生产矿井生产布局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要对这个动态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以致造成不利于安全生产、技术经济也不合理的状况。这种情形在当前我国矿井通风系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冬季自然风压帮助主扇通风,这时如果能对自然风压进行充分利用,不但能够改善矿山整体通风状况,还可以为矿山在电能损耗方面节省开支,在夏季,自然风压阻碍主扇通风,这时就要及时调整主扇功率,以保证井下通风状况良好。但现在大多数的矿山在通风这一项目上人力、财力投入较多,但通风效果往往与投入不成正比,论文对某钨矿山各中段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了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的进风风网不稳定分支风向、风量分配及或火灾时期主扇反风的风流调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推导给出了具体判别式,利用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将矿山通风具体情况分成无风机自然风压单一作用和主扇与自然风压共同作用两种情况下冬季、夏季、春秋季都做了模拟解算研究,在无风机自然风压单一作用下所提供的风量,在冬季、夏季、春秋季分别为31m3/s、8.2m3/s、10.5m3/s,对比全矿总需风量45.23m3/s可知,在无风机自然风压单一作用下所提供的风量在冬季、夏季和春秋季均未能满足矿井总需风量,在主扇与自然风压共同作用下所提供的风量,在冬季、夏季、春秋季分别为80.3m3/s、45.4m3/s、55.2m3/s,对比全矿总需风量45.23m3/s可知,在主扇与自然风压共同作用下所提供的风量在冬季、夏季和春秋季均能满足矿井总需风量。
其他文献
突水灾害事故是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第二大地下矿山地质灾害事故,矿井突水事故的突发性、灾难性使得国家和矿山企业的人员财产遭受重大威胁。因此,对突水事故进行有效防治是至关重
装配生产过程管理是装配型企业实现装配现代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装配生产过程中设备、物料准备的及时性、数字化信息获取实时准确性、装配管理的高效性等影响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中,国有资源型企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因资源而生的主导支柱产业进入产业衰退期,使大量职工丧失工作岗位。如何解决资源型城市下岗
本文结合武器装备预研基金主要研究了如何利用零件的制造特征智能化地生成航空结构件的数控工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重新定义了制造特征并实现了制造特征的自动识别
沿空留巷作为一种无煤柱护巷方式,符合煤炭工业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的要求,符合绿色采矿、科学采矿的发展方向。
液压缓冲器是大型设备上重要的缓冲减振部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车辆、机械等工程行业。将液压缓冲器应用于车辆悬挂系统中,具有很好的缓冲吸振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车辆悬挂系统的性能,提高车辆行驶能力。液压缓冲器依靠液压阻尼力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使物体减速直至停止,并且将吸收的能量通过热能的形式散发掉。为得到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的理想缓冲特性,本文根据液压缓冲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及运动学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凸显,各类用地矛盾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却缺少系统的梳理与总结。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厘清国内土地利用冲突研究取得的成效,并通过文献总结和对比分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而为中国土地利用冲突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首先,在对已有文献中土地利用冲突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指
论文针对榆林、鄂尔多斯地区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特殊的地质条件:煤层埋深普遍小于250m,煤层厚度7~15m,基岩薄、松散层厚的特点,以千树塔煤矿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
钢铁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并且有效的分选难选铁矿石,是我国发展钢铁工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组合式强磁选机以其高收益低能耗等优点,在国内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