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泪小管断裂临床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作用。 方法 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由两端金属探子及中间的软性硅胶管组成。利用该装置对3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治疗。泪小管断裂患者行局部麻醉成功后,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自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探通引流装置的探子依次经过泪小管颞侧、鼻侧断端至鼻泪管开口处,用特制的鼻腔探子取出器钩取探子至鼻腔外,在探子与硅胶管交界处剪断硅胶管并收紧其两端,吻合泪小管并缝合皮肤伤口,最后将硅胶管留置于鼻腔内。术后1月每周用庆大霉素冲洗泪道1次,3~6月取出引流管,随访观察3个月。同时回顾分析了1996至2000年间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管采用单管插管技术行泪小管吻合术治疗的3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的资料。 结果 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泪小管断裂治愈率为100%。术后患者流泪症状立即减轻,7天内症状完全消失,置管期间不影响面部美容,眼部无刺激症状,无1例发生泪小点豁开,拔管后随访观察3个月,患者泪液引流均通畅,无眼睑、泪小点外翻现象。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治愈率为90%。术后3例患者无意中拔管致使手术失败,2例泪小点豁开导致眼部刺激症状,5例拔管后眼睑、泪小点轻度外翻。 结论 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泪小管断裂所致溢泪方法简单,效果肯定,组织创伤小,无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瓶颈。诸多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给予肢体缺血后适应(Limb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LIPost C)对心脏、肾、脑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
背景与目的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短,死亡率高,一直是心内科治疗的难题。因此,如何提高CHF
都说西安的美食、美景特别多,禁不住诱惑的我,就随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到了西安。一住进宾馆,爸爸就宣布,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吃”,一听到“吃”,我的肚子就“咕咕”直叫,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