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UPSC)、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及正常子宫内膜(Normal Endometrium NE)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2HER2/neu)和P53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并分析HER2/neu和P53与UPS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探讨二者在UPSC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收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6月-2012年12月因子宫内膜癌行手术治疗的病例,UPSC40例,选择与UPSC同时期手术、年龄相仿、临床资料完整的EC标本30例,对照组为正常子宫内膜3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HER2/neu和P53的表达。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HER2/neu和P53的表达与UPS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分类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ER2/neu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UPSC中HER2/neu表达显著高于EC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EC中HER2/neu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P53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UPSC中P53表达显著高于EC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EC中P53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3、HER2/neu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92;P=0.012)。4、单因素生存分析中,UPSC患者的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是影响患者OS的预后因素(P=0);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P=0.008)、脉管浸润(P=0.027)和大网膜转移(P=0.019)是影响患者DF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的是影响患者OS和DFS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在UPSC中,HER2/neu与P53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ER2/neu和P53在UPSC中表达均显著高于EC及NE(P<0.05),说明HER2/neu与P53是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的发病原因。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是检测HER2/neu与P53蛋白表达的一种方法。HER2/neu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性。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脉管浸润和大网膜转移是影响UPSC患者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