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各国国内矛盾的积累爆发,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类社会运动均频繁出现,其中一些甚至直接导致了本国政府下台和地区局势动荡。如何更好应对社会运动,维护社会稳定,正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2018年末发生的“黄马甲”运动是法国近50年来最严重的社会运动之一,一度动摇了马克龙的执政根基。运动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的燃油税改革,民众在每周一次的示威中表达对马克龙执政的强烈抗议。但其深层次原因更为复杂,既有民众对生活现状的普遍不满情绪,也有对精英治国体制的声讨,更暴露了法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一系列弊端。为了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化,马克龙通过电视讲话及时纠正了政府的应对态度,快速出台了相关法律对示威中的暴力行为形成震慑,全面开展了全国大讨论平复社会舆论,并在上述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以安抚民意。通过上述措施,马克龙成功削弱了“黄马甲”运动的声势,并避免了运动借法国欧洲议会选举转型为正式的政治力量。本文梳理了“黄马甲”运动发展过程,分析了其成因,归纳了马克龙应对策略,并认为运动的新特点对经典社会运动理论提出了挑战,其爆发和应对过程中体现的法国社会治理逻辑对现阶段我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对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