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我国发现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以来,该病已经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感染可能并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但会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受损,以及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疫苗免疫被认为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市场上的PCV2疫苗种类繁多,免疫效果参差不齐。系统评价PCV2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指导养殖场选用合适的疫苗,对于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两个集约化养猪场分别进行了三种市售PCV2疫苗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选取同一批次、体重相似的21日龄断奶仔猪为实验动物,试验前均免疫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猪场一为单点式饲养模式,920头试验仔猪断奶后在该场继续饲养;猪场二为两点式饲养模式,480头试验仔猪断奶后转移到代养户继续饲养。首先,将两个猪场的试验猪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的体重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A组免疫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PCV2亚单位疫苗(疫苗1),B组免疫某种国产PCV2全病毒灭活疫苗(疫苗2),C组免疫另一种国产PCV2全病毒灭活疫苗(疫苗3),D组为空白对照。免疫完成后对所有实验猪进行电子标记,按照“双侧双盲”的原则混群分栏饲养,保证所有免疫组和对照组的饲养环境、饲养人员等因素不存在差异。疫苗免疫21天后,两个猪场A、B、C、D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免疫后158天,猪场-A、B、C免疫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A、B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A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疫苗免疫组(p<0.05);猪场二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另外,猪场二出栏时终体重141.11公斤,高于猪场一出栏时终体重131.24公斤,且死淘率低于猪场一。PCV2疫苗免疫前,猪场一 PCV2抗原阳性率为44.4%,猪场二PCV2抗原阳性率为25%,PCV2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两个猪场PRRSV和猪流感病毒(SIV)抗原检测为阴性,说明两个猪场在PCV2疫苗免疫前均未受到PRRSV和SIV的野毒感染,但都存在PCV2的野毒感染。PCV2疫苗免疫21天后,两个猪场PRRSV、SIV和PCV2抗原阳性率均是0;PCV2疫苗免疫88天后,猪场一 PCV2抗原阳性率是40%,猪场二PCV2抗原阳性率是0,说明猪场一存在PCV2野毒感染,猪场二没有PCV2野毒感染。试验期间,两个猪场均未发生CSF、PRRS、PR等烈性传染病,猪场一的PCV2野毒感染严重影响猪群的生长性能和死淘率。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PCV2感染率较低的猪群(猪场二),三种PCV2疫苗对猪群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在PCV2感染率较高的猪群(猪场一),三种PCV2疫苗对猪群的生长性能影响显著,其中PCV2亚单位疫苗(疫苗1)提升生长性能效果最为显著。两点式饲养模式(猪场二)与单点式饲养模式(猪场一)相比,可以有效地阻断包括PCV2病毒等相关病原的传播,降低死淘率,提高生长性能。当猪场的PCV2感染率较高时,推荐进行PCV2亚单位疫苗免疫,可显著提升猪群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死淘率,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