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衢盆地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且调配能力不足。当发生大旱、水源地污染、地质灾害等突发事故时,区内现有供水体系可能遭到破坏,原先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将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而金衢红层地下水分布广泛,部分区域水量较丰富且整体水位较浅,便于开采利用。因此,开发利用红层地下水资源是应对突发应急供水情况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高密度电法对红层地下水进行了勘探,总结了红层地下水富集规律,圈定了富水区范围;基于GMS对富水区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应急开采方案的富水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应急地下水源地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收集、整理金衢地区以往地质资料,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了研究区岩土层的电性参数,并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三个电性特征层。(2)对研究区内采集的高密度电法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与解译,总结得到了红层富水段的电性及其物理特征主要为“低”、“浅”、“变”、“通”。(3)在系统总结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高密度电法反演成果从岩性、岩相、构造、地貌等方面分析了红层富水段的地质特征,总结了金衢盆地红层地下水富集规律,并依此圈定了富水区范围。(4)概化了富水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富水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GMS模拟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经识别和验证,其计算水位与观测水位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可进行模型水位预报。(5)根据应急水源地应急开采方案设计原则,设计了三种应急开采方案,通过对三种方案的地下水位预测以及开采后恢复能力的评价,论证了富水区可应对不同规模的地下水应急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