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和LaminB1核纤层蛋白在大鼠耳蜗发育阶段的表达及作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n8810060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新生SD大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原代培养及Cav1.3、LaminB1蛋白的表达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MCs)体外培养体系,探讨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LaminB1核纤层蛋白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边缘细胞中是否表达。方法:选用新生Sprague Dawley乳鼠(p0-p3)为实验对象,断头处理后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外侧壁,眼科剪剪切成微小的组织块,利用酶消化法将细胞悬液接种在六孔板上。利用含2%胎牛血清的动物上皮培养基培养,隔天换液。吹打纯化后制成细胞爬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细胞特异性角蛋白CK-18、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LaminB1核纤层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光学显微镜下,24小时内可见大部分接种的细胞团块贴壁良好。培养第4-5天时,多角形的边缘细胞和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混合生长。MCs呈多角形,大小不一,颜色较暗,界限清楚,细胞之间连接紧密,形成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7-9天时,数百个多角形的边缘细胞以及周围的液体区域形成“dome”结构。14天后,多角形细胞体积变大,胞质内颗粒样物质增多,出现多核或者大核,细胞骨架明显,直至崩解。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18、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LaminB1核纤层蛋白表达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新生大鼠血管纹边缘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边缘细胞的生理功能奠定了技术基础。经过免疫细胞化学实验首次证实了新生大鼠的边缘细胞具有表达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LaminB1核纤层蛋白的能力,初步揭示了Cav1.3、LaminB1在耳蜗发育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为后续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Cav1.3钙离子通道蛋白在SD大鼠耳蜗组织中的发育性表达目的:研究Cav1.3钙离子通道在新生大鼠耳蜗外侧壁和基底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听觉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发育时期(0天、7天、14天、21天)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av1.3在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和基底膜(包括内、外毛细胞)的蛋白以及m RNA水平的表达含量。结果:免疫荧光和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显示:Cav1.3钙离子通道在内外毛细胞、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均有表达。实时定量PCR法证明Cav1.3钙离子通道在耳蜗外侧壁和基底膜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增多。结论:Cav1.3钙离子通道在SD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含量随发育逐渐增多。Cav1.3表达量的上调可能与耳蜗的发育、听力的形成、内耳钙离子的稳态、耳蜗内电位(EP)的产生和调节以及听觉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av1.3钙离子通道在听觉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Lamin B1蛋白在新生大鼠耳蜗中的发育性表达及意义目的:Lamin B1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因子,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神经元细胞迁移和大脑发育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旨在研究出生后大鼠耳蜗的形态变化和Lamin B1在耳蜗发育阶段的年龄相关性表达,探讨Lamin B1蛋白与耳蜗发育以及听觉功能的关系。方法:使用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p0、p7、p14、p21)为实验模型。在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分离四个发育阶段的耳蜗膜迷路组织:血管纹(STV,包括螺旋韧带,下同),基底膜(BM,包括Corti器官,下同)和螺旋神经节(SGC)。采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耳蜗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且应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从m 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Lamin B1在四个发育阶段耳蜗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耳蜗基底膜、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在出生21天内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演变。免疫荧光法证明各发育阶段耳蜗内的Lamin B1主要分布于内外毛细胞、K?lliker器官、前庭膜、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刚出生时荧光强度达到峰值,而后开始减弱,14天时迅速减弱,21天时荧光强度最低。另外,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证明Lamin B1的蛋白和m RNA在耳蜗组织(外侧壁、螺旋神经节、基底膜)中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发育均逐渐减少。结论:耳蜗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典型的形态学改变。Lamin B1在耳蜗组织中的表达含量也随着发育逐渐变化,与听觉形成的时间匹配。表明Lamin B1可能通过调节耳蜗结构的发育促进了听觉功能的发育和形成。另外,Lamin B1和Cav1.3在耳蜗中的分布相似,而且在发育过程中都发生了调节性变化,提示两种蛋白在耳蜗中有相似的作用,两者均参与了听觉发育及形成机制,也进一步证明了Lamin B1在耳蜗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第四部分:核纤层蛋白Lamin B1在大鼠耳蜗中的选择性表达及作用目的:Lamin B1是核纤层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有效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本实验旨在研究Lamin B1在大鼠耳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听觉功能的关系。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p0、p7、p14、p21)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Lamin B1在大鼠耳蜗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在整个发育阶段,Lamin B1蛋白和m RNA在耳蜗基底膜(BM,包括Corti器官,下同)、螺旋神经节(SGC)和血管纹(STV,包括螺旋韧带,下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amin B1主要分布于毛细胞(HCs)、螺旋神经节、血管纹、螺旋韧带(SL,spiral ligament)、前庭膜(RM)和螺旋缘(LLS)。出生0-14天,Lamin B1基因的m RNA在不同耳蜗组织之间的表达没有差异。出生14天时,Lamin B1蛋白水平在螺旋神经节和基底膜中的表达比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多,但是螺旋神经节和基底膜的Lamin B1表达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和PCR结果均表明出生21天时Lamin B1在大鼠耳蜗中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螺旋神经节最多,基底膜次之,而缺乏神经细胞的血管纹与前两者相比则表达量较少。结论:初步揭示了Lamin B1在发育时期不同耳蜗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指出Lamin B1在成年大鼠耳蜗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可能与听神经细胞和听觉的发育及功能的发挥有密切的关系。另外,Lamin B1耳蜗中的选择性表达模式和Cav1.3相同,进一步证明了Lamin B1在耳蜗中与关键离子通道蛋白有一定关系,并在听觉发育及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宝文教授以中医药为主治疗不同证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用药特色。材料与方法:对刘宝文教授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8例(405诊次)患者病案建立信息数据库。采用Excel进行数据预处理,统计频次,采用SPSS Modeler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1.98例MDS患者中男性52例,
数理统计学是经济学中基础而又常见的一个科目,数理统计中则已概率论研究为主,搜集、整理、分析乖推断研究样本数据,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问题从而获得最好的解决方案。从数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以星级酒店类建筑为典型,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也似乎正呈现"豪华型"的发展浪潮。根据建筑能耗近年来的统计,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5%,
选取西安市的第三产业为研究对象,针对2011年西安世园会对第三产业中旅游业、金融业、交通业、城市建设业、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和文化业等7个行业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分析.
糖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有着复杂的结构和生理活性,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生物体或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水产品是复杂的生物体系,开发潜力巨大,但其糖蛋白含量较低
在役梁桥的评估需考虑弯剪耦合作用.将抗力与效应由一元随机变量拓展成二元随机变量,引入美国AASHTO规范采用的修正压力场理论,建立弯剪耦合抗力与弯剪复合效应的概率模型,提
为探索适宜铜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TY01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和施肥水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
艺术类院校外语教学要服务于艺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创新型国际化艺术人才在综合性艺术院校是处在“金字塔”尖的少数高端人才,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专业上学贯中西
文章主要对巴林右旗的草地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该旗天然草场的气候生产力,从而提出建设和改善天然草场的有效措施,达到提高产量、维护生态平衡系统之目的。
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但受综合创新能力较弱、要素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纺织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多重困难。以南平市延平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纺织产业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