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日本企业的崛起引发了欧美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动力的重新思考,企业文化研究作为企业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产生并持续发展完善。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初期的野蛮生长阶段,中国企业家慢慢意识到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经验对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建设风潮兴起。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分析日本民族精神在日本企业文化塑造中发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出有益建议。第一章对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核心特征进行了阐述。武士道精神雏形是平安时期出现的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初期的主要特点为得主尽忠、视死如归、崇尚武力等。其后,在镰仓和室町时期、德川时期和明治时期,统治者为自身统治需求不断宣扬和改造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慢慢超出武士阶层上升成为整个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武士道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汲取了儒家思想、佛教禅宗、神道思想等各种宗教哲学思想与其契合之处,自身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完善和巩固强化。发展至今,武士道精神对日本民族文化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忠”、“忍”、“和”三个方面。第二章首先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出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强调家族力量,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魂洋才,重视本民族文化,又强调合理吸收外来文化的思想;工蜂精神,企业员工自觉地服从于上级且任劳任怨。其次本章深入探讨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的关系,通过矛盾分析法指出武士道精神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发展形成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方面,武士道强调“忠诚”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务实”精神保障了日本企业的稳步前进,“和”的思想促成企业内部高效的团队工作模式。消极影响方面,“忠”的精神抑制了自由竞争和员工活力,“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即为“从众心理”,不利于鼓励创新,而差别对待的态度则与当前社会追求平等自由的时代特征相矛盾。第三章在前文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与西方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但其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认为,中国和日本历史文化传统相近,在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时,应充分借鉴日本历史经验。一是要重视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二是要善于吸收利用外部先进文化,三是要充分肯定企业中人的价值,四是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五是要保持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勇于剔除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文化糟粕。结语部分再次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延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