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到了明清两代,女性文学呈现出地域化、家族化、群体化的创作特征。环太湖流域以“太湖”作为依托,在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造就了诸多连绵明清两代的文学家族,女性文人的出现也更加具有普遍性。她们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少女性文人群体,为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文以环太湖流域文学家族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研究相关资料,统计出40个家族女性群体。以家族为基础,选择典型个案的分析,考察明清环太湖流域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时空分布、书写方式、文学活动以及传播状况等内容,试图为女性文学的研究作进一步的补充。 绪论部分交待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对古代女性文学研究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相关概念、论文的框架和创新点进行了说明。 正文分为上编与下编。 上编是通论。第一章是对环太湖流域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时空变迁,即文学家族女性群体形成延续的时间、空间分布以及空间流动等问题的简要梳理和总结。 第二章是对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群体书写方式的探究。从家族文学的传承和母教传统的深化两方面探讨家族背景对于家族女性书写的培养,而家族女性群体的书写方式具体体现为文体选择与艺术修养的多元化,在创作题材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但是仍然未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存在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困境。 第三章着重讨论的是环太湖流域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文学活动,从家族性与社会性两个方面,挖掘在不违背家庭角色的背景下,家族女性兼有“女诗人”、“女词人”、“闺塾师”的身份,从文学交游的角度证明家族女性在生活空间与文学创作上的自主性和突破性。 第四章是对环太湖流域家族女性文学传播效应的考察。结合其时印刷发达以及刻坊兴盛的背景,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个角度论述家族女性文学传播的内容、方式和价值,明晰跨血缘与地域的传播网络对于女性文学传播带来的影响。 下编是个案研究。第五章是对于常熟屈氏家族女性文学的研究。在考察家族世系、家学源流的基础上,对屈氏女性文学交游活动、创作主题以及传播效应等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论析常熟屈氏女性群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是对于归安叶氏家族女性文学的研究。叶氏家族女性文人基于独特的随宦经历,创作了大量记录和描述不同空间内山水风物、风俗人情的纪游纪行诗,表达了作者的寄托观和娱情观。同时在咏史、咏物及咏怀等题材上,也呈现出一定的新意。叶氏女性在家族群体创作的基础上,也积极向外部空间寻求交流和认可,并提出了以自然为美的诗歌批评理论,为古代女性文学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七章是对于阳湖左氏家族女性文学的研究。重点论述左氏女性基于亲情、爱情与友情之上的文学创作,不仅是对其时动乱社会现实的重要记录,更是对她们生命思想和精神的解读,生动呈现了左氏女性文人群体真实复杂的生活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