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定的文化是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之一,因此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目的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内容。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论文以美国、日本、中国为例,分别概括并阐述三国文化的主要特征,通过对美、日、中三国教育目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表述进行考察,并进一步分析民族文化与教育目的的内在联系。美国崇尚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目的体现了个人本位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日本是一个“拿来主义”的民族,在吸收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改造中形成极具特色的民族主义和集团主义文化,教育目的显示了精神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具有道德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的特质,教育目的凸现了道德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对美日中三国的教育目的进行比较,审视我国文化对教育目的产生的复杂影响,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诠释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由于我国儒家文化是以伦理、政治学说为中心的,因此,我国的教育目的取向为:重社会轻个人、重人文轻科技、重民族性轻国际化。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思考我国的教育目的,既要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注重发达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渗透。因此,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要处理好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