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PET阻挡放电模式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s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赫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不需要昂贵的真空系统且能在较低的温度下产生活性物种,在材料表面改性、工业臭氧产生、CO激光激发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活性物种的产生与放电模式密切相关。已有的放电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三氧化二铝介质下惰性气体及它们混合气体的放电,对PET介质氦/氩混合气体放电模式的研究较少。针对PET介质氦/氩混合气体放电模式,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研究了电极电压对PET介质纯氦气、纯氩气和1:1氦/氩混合气体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PET介质阻挡纯氦气或纯氩气放电在大气压下都能实现辉光放电,不同的是氦气放电在不同的电极电压下是均匀地充满电极间隙放电,而氩气放电在低电极电压下呈现孤立的、局部均匀的辉光(斑图)放电特征,随着电极电压的增加,氩气放电由孤立的、局部均匀的斑图放电发展成连续的、充满整个电极间隙的均匀辉光放电;(2)在氦/氩气体流量比固定为1:1时,随电极电压的增加,氦/氩混合气体放电经历了均匀辉光、辉光-斑图共存、斑图、再次辉光-斑图共存和均匀辉光的转化,对应的电极电压分别是1.46、1.64、1.82和1.92kV。最后研究了氩气在氦/氩混合气体中占比对放电模式的影响,得到了放电模式在电极电压与氩/氦气体流量比图中的分区,发现随着电极电压增加,在0.3≥Ar/(Ar+He)区域,放电分别运行在均匀辉光区、辉光-斑图共存区;在0.3≤Ar/(Ar+He)≤0.9区域,放电存在五个特征区(两个均匀辉光区、两个辉光-斑图共存区和一个斑图区);随着电极电压的增加,在Ar/(Ar+He)≥0.9区,放电运行在斑图区、辉光-斑图共存区和均匀辉光区。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氩/氦气体流量比下,氩原子谱线强度、电子激发温度随电极电压的变化。给出了电极电压、氩气在混合气体中占比对放电模式影响的物理解释。
其他文献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已经覆盖社会各个角落,即便是相对落后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在蓬勃发展。社会的各个阶层一直在致力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期改变农村的社会面
近年来,伴随着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地应用于物流、快递、餐饮、超
H公司作为我国最早进行压载水处理设备研发的一批船用设备公司,通过科学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拥有USCG证书的船用设备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虽然H公司管理者现阶段已经提高了对于营销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但是H公司的营销绩效不高,营销资源的分配不够科学,制约了 H公司营销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基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及营销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H公司压载水处理
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以及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对未来能源供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如何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氢化合物仍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相比于电催化CO
臭氧作为一种常用环保型强氧化剂,在水处理、工业、食品和医疗等行业都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产生臭氧主要采用电晕放电法,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近年来众多科研工作者们致
视频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在视频监控、自动驾驶、军事侦查、智能看护等领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使得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但若直接将静态图像检测网络应用于视频检测会很难获得较为精确结果,原因是视频会因相机或物体运动而产生退化帧,这些退化帧难以检测。视频目标检测若想获得令人满意的检测效果需基于图像目标检测技术同时结合视频数据间的时序信息。现存的一些性能较
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DE)是一种新近发展的群智能优化计算方法,与其他智能优化方法相比,具有进化原理简单、控制参数少以及鲁棒性强等特点;借鉴自然界种群进化机制而设计的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使其不需要借助外部特征信息就可以优化求解。因此,DE算法适合求解复杂高维的优化问题。火电厂负荷分配作为一种非线性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基于解析数学的数学
铝合金的比强度高、成型性能好,是飞机、高铁等外壳的首选材料。基于防腐和美观方面的要求,在表面需要涂覆底漆。为了提高底漆和铝合金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通常需要对基
通道压裂技术在裂缝中形成由支撑柱支撑的高速通道网络,使得人工裂缝导流能力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有效支撑性是裂缝保持高导流能力的关键,它主要受到支撑柱变形与嵌入的影响,
压电作动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和定位,因而在光电领域、微机电学科等精密定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存在于压电作动器的动态迟滞非线性阻碍了它在控制和定位中的表现,不仅会降低系统控制精度,还有造成系统紊乱的可能。而其中的动态迟滞非线性主要表现为率相关动态迟滞非线性。因此,本文以压电作动器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压电作动器的率相关动态迟滞非线性特性,建立了Hammer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