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农业发展关系是世界范围内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论文以新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我国在工业化初始阶段,中国共产党处理工农业发展关系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经验教训;论证了我国走出工业化初始阶段标志着工农业发展关系从“工占农利”向“以工哺农”阶段的转变;强调了国家处理工农业发展关系的政策和制度是影响资源在工农业部门配置和流动的主要因素。论文对新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工农业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规律以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论文分为前言、正文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缘由、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资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不足,论文的创新、不足之处,研究框架等相关的问题。   第一章是对工业化若干问题的说明。对工业化的定义和内涵问题,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解。论文从生产工具、劳动形式、产业结构、生产部门、资源的配置五个角度来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对于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业化进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特征,提出了一些关于工业化阶段划分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国内学者研究和分析工业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论文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角度来划分工业化阶段,认为工业化初始阶段就是“工占农利”的阶段,初始阶段结束后进入“以工哺农”阶段。这种划分标准和方法不同于国外学者的划分方法。国际上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完成时,经济结构的各项指标为: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在3500-6000美元之间,农业产值在经济总产值中的份额在9-15%之间,工农业结构比例为3:1,农业劳动力份额为30%左右,城市化率在50%以上。论文以国际上先起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起步和结束时的各项经济指标作为参考,提出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从1952年开始,到2003年结束。对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界定,论文认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发展关系实质上是资源在工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配置和流动关系。   第二章是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第一阶段(1952-1978),即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过渡的阶段,也是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传统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工业提供剩余。在这个阶段,工农业发展关系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积累几乎完全从农业部门汲取;工业的增长方式是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工业化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农业劳动力的同步转移和相应的城市化率;市场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在经济体系中退出。   第三章是工业化初始阶段的第二阶段(1979-1992),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也是工农业互利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工农业发展关系的特点是:工业化发展战略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实行农轻重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农业部门改变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实行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工农业发展关系的“工占农利”格局没有改变,但取消了工业部门汲取农业剩余的强制性的统购统销政策;在计划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双轨制条件下,工业部门高投入、高积累、高消耗、高速度和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改变;由于采用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战略,工农业在发展中相互支持,推进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第四章是工业化初始阶段的第三阶段(1993-2003),即从“工占农利”向“以工哺农”过渡的阶段,也是工农业市场化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工农业发展关系的特征是:工业化战略选择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农业从个体经营向农业产业经营转化;工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工农业发展关系从“工占农利”的资源配置格局向“以工哺农”的资源配置格局转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工业企业的改革实现了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统一,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和工农业发展差别逐渐加大,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的矛盾日益突显;综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各项指标,在2003年,我国不但具备大规模“以工哺农”的条件和能力,而且也是处在政策上实施大规模“以工哺农”的战略机遇期。   结语部分是关于我国与先起工业化国家相比较在工业化初始阶段的特点,包括工业化战略的选择、政策的安排和政府职能的变化、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计划与市场机制作用的相互消长、工业化初始阶段的三个过渡阶段等方面的内容。三个过渡阶段是:我国传统工业化阶段是国民经济从农业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过渡的阶段;工农业互利发展阶段是在资源配置方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工农业市场化阶段是在政策上工农业发展关系从“工占农利”向“以工哺农”过渡的阶段。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领域很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但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对计算机提出新的要求,让计算机不断完善与发展,能为其它领域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更加关注,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是迫在眉睫,计算机网络安全只能提高,但不能杜绝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人们生活离不开网络,但必须加
期刊
高三阶段,为了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将写作教学与教材复习相结合,并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狠抓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写作训练,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
有色金属行业 需求难改,运行压力仍大rn2016年上半年,尽管影响行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总体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rn根据中国有
期刊
2012年6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食品添加剂磷脂》(GB28401-2012)等1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On June 12, 2012, the Ministry of Health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机关重视法律法规种类及数量上的完备,但对法律法规的质量问题关注不足,特别是对法律法规出台后的实施效果问题缺乏调查研究。随着法律法规数量的不断增多,新旧
随着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变化的发展,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然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掌握着世界领先技术和先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地市报发展底气何在?广东茂名日报的对策是:内容为王,做出新媒体不可取代的特色;强化版面视觉,把报纸做成一件艺术品;关注民生,让读者每天离不开报纸;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