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场的探测在自动导航、水下猎潜、地质勘探、智能电网监测等军事和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目前商用的磁场传感器一般采用电磁式,包括霍尔效应式、磁通门式、超导量子干涉式、巨磁阻式等等。但电磁式磁场传感器对元器件本身的电磁干扰不能很好的屏蔽,不适合恶劣环境下的磁探测。光纤磁场传感器由于抗电磁干扰、小型化、成本低等特点,逐渐成为磁场传感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光纤线内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紧凑、高灵敏度的优点和磁流体折射率在外磁场中可变的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详细分析了基于纤芯模和包层模干涉的光纤线内Mach-Zehnder干涉仪的原理,探讨了模式耦合系数、干涉长度、模式折射率差等参量对干涉谱质量的影响。介绍了磁流体的折射率受外磁场调制的过程,为实验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在普通细芯光纤干涉仪的基础上,改进单模光纤与细芯光纤熔接点的结构,以激发出更多的包层模能量,改变模式耦合比,优化干涉谱质量,提高传感器灵敏度。仿真了改进前后的干涉仪的光场分布。在改进型的细芯光纤干涉仪外部包覆磁流体,制作传感头。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磁场响应测试,采用波长解调,在20-160Oe的范围内得到了21.9pm/Oe的磁场灵敏度。 (3)为了进一步降低传感器制作成本,提出了一种无需特种光纤的基于双扭曲点结构的磁场传感器。对裸纤进行扭转加工,激发出对外界环境敏感的高阶包层模,以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分析了光纤扭转工艺中涂覆层剥除方法、加热方式、电机转速等参数对单个扭曲点质量的影响,总结优化了扭曲圈数、扭曲点之间距离的设置。在扭曲后的光纤外部包覆磁流体,制作传感头。搭建实验平台,采用波长解调,研究了传感器的磁场响应,在20-120Oe的范围内,磁场灵敏度为55.5pm/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