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边疆治理:清代中晚期西藏地区的灾害研究(1736-1911)

来源 :郭少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害总穿插于人类生活历史之中,看似反映着非常态社会,实则是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骤然凸显,灾害同时也考验着中央政府的地方协调与治理能力。中国灾害史研究已日臻成熟,然而西藏在整个灾害史研究中总处于缺位状态,虽然该地前期也出版了不少灾害档案汇编,研究该档案的论文也不在少数,但多呈现出以灾害类型或单一档案分析的特点,关于灾害社会历史横剖面研究或中央地方互动关系的专著仍乏善可陈;加之,西藏历史原因形成的政教体系,散落在噶厦档案等各处的史料也增加了该地的灾害研究难度。西藏地处西南边地,灾害自身属性更混杂了边疆等特性,在清代不稳定外部因素下研究灾害边疆治理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西藏灾害研究,填补未涉及的旱灾、疫灾等空缺,为西藏灾害史研究添砖加瓦。从时间段来说,本文侧重于清中后期,具体分析年代始自乾隆朝(1736年),迄于清末(1911年),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为西藏地理生态环境和灾害史料文献梳理;第二部分共三章,紧扣灾害边疆治理主题,从灾害应对、地方知识和治理权力维系三方面研究灾害与边疆治理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几大章节的主题:第一章,西藏地理及生态环境概貌。该区域按生态环境类型大致分为四大板块:东部高山峡谷,北部阿里那曲高原,南缘喜马拉雅高山山脉以及中部山地间盆地、河谷和湖泊地貌;峡谷易发风灾,高原易发雪灾,山地河谷易发水旱灾;其中部“一江两河”——从西到东横贯西藏腹地的雅鲁藏布江,以及哺育前后藏的拉萨河和年楚河更是水灾高发之地。对该地区环境的分析可以明晰各地生计类型和高发灾害之间的生态地理原因。第二章,西藏灾害史料文献梳理。本章结合各类型史料,侧重地方史料中的驻藏官员日志、游记和诗歌,地方活佛传、寺志,以及入藏英印官员、传教士著述等,收集清代中后期发生在该地各种类型灾害史料,分别按照乾隆朝、嘉庆朝、道光朝、咸丰朝、同治朝、光绪宣统朝这几个时间段,以灾种分类整理发生在该地的灾害。本章中还按照灾害种类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对比各时间段内发生的灾害频次以及驻藏官员赈灾反馈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西藏的灾害应对体系。从该地灾报体系、仓储系统和差税制度三方面立体剖析中央与地方的灾害应对机制。因该地差税制度研究成果颇多,而鲜有学者涉猎农事奏报和仓储制度;因此,本章以后两者为侧重点,结合灾后差税制度,展现清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灾赈概况,剖析西藏繁杂的差税制度在赈灾时可能产生的阻力。第四章,西藏灾害应对地方知识。该地灾害研究不可忽视的是其传统藏传佛教的禳灾职能和本土地方知识,宗教禳灾甚至占据了该地灾害应对的很大比例。本章从藏传佛教形成的灾害观念,西藏神灵形象建构,特殊职位的雹灾喇嘛和灾害谚语四个维度,从人民视角出发分析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知识,以此展现西藏人民所处的灾时社会和日常生活。第五章,灾害与边疆治理。本章通过分析清代中央政府养民理念在巩固西藏边陲中的实践;随着清末王朝统治腐败,外部侵略势力频来觊觎,赈灾权力维系和赈济力度也逐渐外显得力不从心;本部分结合历史文献中统计的灾情呈报频次,以及驻藏官员不同的赈灾实践表现等,分析中央地方赈灾权力博弈,以及边疆灾害治理中折射出的驻藏官员实践经验等,从而引申出边疆灾害治理之双重特性,以灾害治理经验映射民心向背作为本文落脚点。总之,灾害内核总附加着许多人文社会特质,相较于灾害本身,由其引发的社会功能更值得探讨。本文前半部尽力弥补灾害地方史料空缺,后半部分则侧重探讨西藏地方政教与清中央政府备灾体系的运行,及中央地方合力赈灾发挥的作用,分析灾赈中产生的复杂政治权力关系等;灾害与边疆不再简单的探讨灾害频次,更多地需要梳理社会运行机制,总结灾害对边疆社会治理的影响等,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难点。总而言之,本文粗浅地探讨清代中后期西藏地区灾害历史,以期达到两个目标,其一抛砖引玉以期更多学者加入研究队伍;其二叠加西藏复杂灾时社会探讨,以“灾害与边疆”作为研究主题,探索历史上驻藏官员和地方政教共同应对灾疫的实践经验,厘清西藏边疆地区灾害应对机制与措施等,为总结边疆灾害治理提供成败经验,以期获得历史借鉴。
其他文献
联合国特别政治任务特派团在其所扮演的角色和主要职责上还没有一个清晰明确、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但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些特派团被授权在战后恢复国家或正在经历冲突的国家成立,所有这些特派团根据委托国的需要对其进行不同领域的援助,但是它们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议题,即关于对平民的保护。大多数政治特派团主要在政治稳定、经济动员等领域协助面临冲突威胁的国家,监督国内侵犯人权行为的情况,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商和调节
学位
正如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等人所宣称的,20世纪是营地的世纪,是创伤化与创伤理论的世纪。“创伤”一词同样适用于摹状德籍罗马尼亚裔女作家赫塔·米勒的经历和文学实践:童年时感受到来自族裔集体的同化压力,成年后屡被秘密警察监视、搜查和审讯,被迫流亡异乡后目睹东欧剧变,亲历两德统一。难以厘定的文化身份、边缘人的生存体验以及动荡变迁的历史文化语境为米勒的文学创作注入创伤化基因。从战争到流放,从集体强制认
学位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作为大脑与外周循环系统的界面屏障,对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稳态具有关键作用。BBB由单层成熟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组成。BBB具有两个特性:一是特化的细胞连接,二是低水平囊泡转运。BBB独特的性质阻止了有害物质进入CNS,保护大脑免受毒素和病原体的入侵,为神经
学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歌德的修养见解进行更准确的探明。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文本细读,对歌德其他言述(如谈话、信件、日记等)亦有兼顾,以期获得新的鸟瞰。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新诠释的关键词是什么?第二,新诠释的新发现有哪些?笔者从歌德语汇中撷取两个关键词,即“神秘”和“灵魂化”,作为新诠释的关键词。
学位
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类型随着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人们对非共价相互作用本质的理解也更清晰和深入。多种形式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对蛋白质核酸的三维结构、超分子材料自组装、有机合成及分子识别等都起到不可忽视作用。气相光谱实验中,高分辨傅里叶变换微波光谱(FTMW)结合脉冲超声射流冷却技术是研究分子内或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本质的可靠手段,有效地避免了凝聚态环境对分子体系的干扰。FTMW与测量
学位
目的:目前意识研究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意识的关键脑区位于大脑皮层前部还是后部。意识障碍是意识研究的天然模型,意识障碍包括无意识的无反应觉醒综合征和伴随意识涌现的最小意识状态,本研究通过利用氟十八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tted Tomography,18F-FDG PET)研究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nresponsive W
学位
在21世纪,区域冲突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了新的形态,即来自某个特定的国家或者次区域的恶性小规模冲突,导致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酝酿,并导致长期和持久的冲突。因此有必要研究为什么在享有共同历史的次区域中发生持久且显著的冲突。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当前世界上的冲突热点之一的中亚地区进行研究。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各国纷纷独立。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大部分边界处于争议状态,导致了长期的生产和
学位
“体国经野”之说首见于《周礼》,用来描述早期中国的营国理念和国土空间秩序。刘勰援引此语用来评价汉赋的主题内容、书写模式、文学功能等。本文从“体国”“经野”观念的形成、都城书写、国土规划描写、道里信息、地理想象、书写模式等方面,来考察汉赋“体国经野”书写中的都城观、地理观、国家认知、疆域观念、交通变迁、礼乐风俗、国家治理,以及文本建构、学理阐释和后世影响。第一章讨论早期中国的“体国”“经野”观念及文
学位
当人们逐渐熟悉和习惯使用互联网及相关智能技术,“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也在中国开花结果,让中国的教育从传统封闭模式走向更加开放,由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失衡所致的巨大差距将逐步被缩小,中国的互联网教育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本文以互联网教育领头羊学而思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教育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应对逐步升级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本文围绕学而思在互联网教育的市场竞争时遇到的困境,对解决方案
学位
历史政区地理或行政区划史的研究,要在准确复原、描述政区各要素变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变迁的原因,从而使得相关研究上升到解释与理解的层面。关注政治过程与地理之间关系的历史政治地理,与历史政区地理是有交集但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考察政区变迁的原因也并非仅有“政治”这一个视角,作为地域要素的政区还与军事、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息息相关,这些因素都会对政区的变迁产生影响。本文以北宋以来的陕西高层政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