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迎来了重大的发展契机,发展形势也更具有挑战性。企业的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并且有效地实施,实现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最初把企业的外部环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形成了环境适应学派。之后提出了价值链是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把获取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的目标。目前,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司间竞争合作的战略理论成为主流。企业战略是企业各种战略的总称,企业发展战略也是其中的一种。企业战略的特征是: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相对稳定性、对抗性。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进入2010年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复苏和经济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存的现象。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持续落实,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在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领域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国全年用电量稳步增加,从2006年到2009年4年中平均每年增加9.65%。电力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投资增幅更大。从2006年到2009年,风电发电量平均每年增加298.77%。而且风电设备已出现相对过剩现象,说明风电设备产能增速还要快。在2008年、2009年全国铁路基础建设投资增幅明显加大。另一方面,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迅速增加,国内从事输配电设备制造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竞争趋于激烈。而且国际知名的西门子、ABB、施耐德、荷兰HOLEC公司、瑞典ASEA公司等企业,通过国内建厂、合资并购等手段抢占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比前期明显降低,是因为2009年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净资产由2008年的1.04亿元猛增到9.93亿元,如按照前3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65.18%计算,全年利润可增加到09年的4.29倍,可见蕴藏了巨大的资金潜力。针对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应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环境,在战略上要强化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回避威胁。通过这种分析,明确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环境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内部环境是什么,重新审视原有战略并调整和制定出符合新形势的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战略目标的重点是打造国内最大的箱式变电站等成套电力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力争在三年内,年销售金额达到20亿元。造就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输配电设备研发团队。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成立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管理小组、建立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控制系统、建设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适时进行战略调整。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的竞争,优秀的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是公司长盛不衰的法宝。从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建立适宜的现代化公司体制和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公司体制和文化建设中要重视两类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积极性调动的方式不同,营造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内部环境。把公司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