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认知通信链路层QoS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容量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无线网络认知传输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支撑大容量数据通信的基础。由认知通信技术的研究背景可知,无线网络中认知传输对于提高认知无线网络整体性能有重要意义。认知无线网络链路层向下驱动物理层,直接与物理层频谱资源、信道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对认知网络通信性能有重大影响。本文针对无线网络中伪用户(Primary User Emulator,PUE)检测问题、信道状态感知策略、链路层服务质量以及多传输模式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认知无线网络伪用户存在的非中继场景,提出一种信道状态感知策略以及链路层系统传输性能的评价方法:1)提出信道状态联合决策策略,运用能量感知的策略,即在多个用户感知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检测并将感知结果汇合,然后在不同处理策略下得出各自的检测状态;2)在不同决策策略下,计算出伪用户存在时信道状态的检测概率、漏检概率以及误检概率;3)根据信道状态的不同检测结果,认知用户在接入信道以及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中断会发生状态转换,本文推导出了传输模式转换概率与传输状态转换矩阵;4)根据无线网络中感知得到的信道状态以及用户传输状态转换矩阵,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层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伪用户存在时认知用户的通信性能。(2)针对有中继存在的认知无线网络认知通信场景展开研究,系统包括授权用户、伪用户、认知用户和中继节点。对系统的研究包括:1)依据系统中伪用户存在与否,研究不同条件下的传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传输模型建模;2)分析在信道的实际状态和认知用户感知到的信道状态下形成的9种不同情况;在香农定理的基础上,分别推导出不同情况下的信道容量;3)分析认知用户的传输状况,在传输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各自的成功与失败标准,并根据不同传输状态进行建模;4)根据认知用户和中继在无线通信中的传输状态,提出了认知用户的传输状态转换模型和中继的传输状态转换模型;5)在认知用户和中继的传输状态矩阵分析的基础上,从链路层评价系统的传输性能,分别计算出认知用户的有效容量、中继节点的有效容量以及系统的总体有效容量。(3)针对无线网络中多传输模式的场景,分析链路层QoS。在多传输模式下的无线网络中,本文考虑到了车载发射端与行人、车载接收端、路边设施以及蜂窝网络的无线通信环境,并对传输模式建模并评价其传输性能:1)对无线网络中车与行人(V2P)以及车与基础设施/网络(V2I/N)的传输模式建模,并在各自的传输模型上推导出传输和转换的评判标准;2)根据网络中数据传输成功与失败,在系统数据传输层面上建立模式转换模型。在充分分析其传输机制后,推导出状态转换矩阵;3)针对多传输模式场景中的数据传输以及传输模式转换,在理想环境下和非理想环境下分别计算出有效容量来描述系统无线通信性能。本论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研究,对应提出了三个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方法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论文深入研究无线网络中用户传输模式,创新性提出了链路层QoS评价标准针对非中继无线网络、中继无线网络以及多模式传输场景研究模型以及方法,取得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集成光路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集成度高、传输速度快、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在量子开关、量子逻辑门、量子存储器和全光通讯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光学器件无法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表面等离激元是局域在金属和介质交界面的电磁波,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并对局域电磁场有极大的增强作用,是在纳米尺度上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实现集成光子器件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研究银纳米结构与激子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
目的 比较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塞来昔布胶囊0.2 g在健康受试者生物等效性试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 入组2018年7—10月84例健康受试者通过在空腹或餐后状态下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塞来昔布胶囊0.2 g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观察,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种胶囊引发的不良事件.结果 在空腹与餐后两组参与者中,83例服用受试制剂的健康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9例,其中空腹组5例,餐后组4例,占10.8%;82例服用参比制剂的健康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12例,其中空腹组5例,餐后组7例,占14.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全身麻醉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09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中监测麻醉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由麻醉医师依据临床经验用药,观察组采用BIS监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血流动力学、术后谵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诱导量及总量均更少,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39、6.915、5.765、11.142,P<0.05);与对照组
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呈指数级上升,频谱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无线通信设备的能耗大幅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基于认知频谱共享的信息与能量协同传输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通信范例。然而,为了使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切实可行,就必须对各种时频和能量资源进行联合优化。此外,仍需研究和探索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问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演进,日常生活和军事国防等方面对微波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微波系统的工作频段和带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现有的电子系统已经遇到不可逾越的壁垒,光子技术的引入将有助于突破传统的电子瓶颈,由此一种新型的无线电技术——射频光子技术应运而生。射频光子技术将微波和光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了微波和光子技术的优势,在光域上实现高频宽带微波信号的高质量产生、传输、高速处理和控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