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抗爆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展非铅抗爆剂以来,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找高效清洁的抗爆剂,明确抗爆机理对抗爆剂的研制开发显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前人对抗爆机理的研究多集中于金属抗爆剂,由于金属抗爆剂的使用业已受到限制,非金属抗爆剂的使用将会逐渐增多,非金属抗爆剂抗爆机理的研究在抗爆剂的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但由于非金属抗爆剂电子转移机理复杂或在一般条件下不发生电子转移反应,从而使其抗爆机理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具有抗爆性的非金属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及过氧化物的影响,旨在探讨研究变价抗爆剂的抗爆机理的电化学方法。 许多苯胺类化合物,如苯胺、N-甲基苯胺、二苯胺是性能良好的非金属抗爆制,也是抗爆剂常用的调合组分,且具有电子转移性质,适于电化学研究。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交流阻抗法,以抗爆剂中的常用辅助组分1,2-二氯乙烷作溶剂,研究了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苯胺类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属自由基反应,在低浓度、非质子溶剂的条件下,苯胺类化合物正离子自由基的偶合方式主要为“尾-尾”式,其中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偶合方式呈现多样化。 抗爆剂的抗爆震作用是抑制或消除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产生的过氧化物。本文在分析苯胺类化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苯胺类化合物与过氧化氢的作用,为芳香胺抗爆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并由此探讨抗爆剂的抗爆性与电化学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苯胺类化合物均能与过氧化氢发生作用,其中对甲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与过氧化氢的作用不明显,而N-甲基苯胺与过氧化氢反应较显著。而实际上采用胺类化合物作抗爆剂时,一般使用N-甲基苯胺、苯胺、邻甲苯胺及间甲苯胺,尚未见到使用对甲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报道。这一实际应用情况与各苯胺类化合物所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质是相符的,表明利用电化学性质探讨抗爆机理是可行的,也对抗爆剂的寻求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工作对苯胺类化合物的电聚合性能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技术兴趣推动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一方面认为,专业教育只限于科学和技能等层面,抹杀了它的属人特征和内在精神,使之变成一种纯粹"与人无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目标不仅在于寻求要素间的动态均衡和协调,还在于通过提高结构聚合质量和转换能力,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改进,从而促进区域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我国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对国有土地的有偿利用方式,是国家实现国有土地价值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利用国有土地的重要途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在我国已作为
目的探讨螺旋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按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6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实验组用口服螺旋藻加局部涂抹碘甘油治疗,对
<正>《美国在燃烧》2014年8月出版后,受到消防界的广泛关注,短短四个月已连续印刷三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中的90条建议更是引起热议,很多专业人士都从中迫切寻找可供借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为提高全球医学教育质量分别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这两项国际标准定位于本科医学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正日益深入人心。保护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但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刘海洋硫酸伤熊”、“给活猪注水”等
本课题通过失眠临床调查,认为失眠症发病与肝郁血虚关系密切,将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舒肝养血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舒眠胶囊,用双盲法
试验研究了温室番茄生产中有机肥料的堆腐过程中的理化性状的变化、施入有机肥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性状的效应以及有机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
艺术设计涉及到人类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数以亿万计的艺术设计中不乏具有影响力的注意人文关怀的好作品,但也有一些艺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