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德位于京师与内蒙古的交界地区,是京师北部重要的战略缓冲地。清代以前承德府只是内蒙古部落的游牧之地。随着承德逐步的开发,大量人口涌入承德地区,形成了满汉蒙等多民族聚居的情况,为了加强对承德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对承德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最终发展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副中心。雍正元年(1723)在此设立热河厅,后又相继设立了八沟厅、多伦诺尔等专管多民族聚居地的行政建置,乾隆四十三年(1778)升热河厅为承德府,辖平泉州、滦平县、丰宁县、朝阳县、建昌县、赤峰县,此后承德府又屡经改置,至清末领州1县3。承德府作为直隶省北部的门户,是连接内蒙古与京师的重要战略缓冲地。承德府由僻野之地转变成为政治副中心,经历了长时段复杂的行政区划改革。本文第一章主要叙述承德府及其所辖州县的行政建置沿革情况,包括政区的沿革、层级的变化,以期作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廓清承德府有清一代的行政区划变迁全过程。第二章主要叙述了承德府及其所辖州县的辖区范围变化,承德府从建立之初至清末,其辖区范围经历了从小到大,又逐步缩小的过程,体现出其管理幅度的变化。第三章主要从承德府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人口数量的变化、提高行政效率等角度出发,对引起承德府政区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承德府政区变迁后,其政治地位有何变化、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如何、文教事业和宗教的发展因此得到哪些好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