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氧化剂,如臭氧、高锰酸盐、次氯酸盐等,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对环境有毒有害的二次污染物,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高铁酸钾中的高铁酸根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同时,高铁酸钾在使用中不会产生任何二次污染物,其被还原生成的低价铁还兼具混凝/助凝的效果,因此,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清洁、多功能的水处理剂,近年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利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了高铁酸钾固体,分析了可能影响高铁酸钾制备产率或纯度的因素,并以红外光谱法对高铁酸钾进行定性分析,随后对比分析了高铁酸钾的三种定量测定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Fe2+-Phen分光光度法(间接分光光度法)和直接分光光度法,得出本论文主要的测定方法。接下来考察了高铁酸钾溶液的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主要的考察因素有浓度、温度、pH、Fe3+及Si032-。在高铁酸钾的应用部分,考察了高铁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效果,考察指标有浊度、色度、UV254及TOC,最后初步探索了高铁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对Mn2+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15℃的反应温度或36h的真空干燥时间下制备的高铁酸钾纯度能达到98%左右,铁盐投加量过多时,多余的Fe3+会催化FeO42-的分解而使其产率下降。相对于氧化还原滴定法和间接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高铁酸钾的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误差最高分别仅为0.44%和2.37%,高铁酸钾溶液中残留的Fe(OH)3和Fe(Ⅲ)都会影响高铁酸钾测定的准确性。通过研究高铁酸钾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规律发现,高铁酸钾溶液的稳定性随着自身浓度和温度的增大均降低,而高铁酸钾溶液在pH值为10左右时稳定最好,此外,Fe3+促进了高铁酸钾溶液的分解,而向高铁酸钾溶液中投加低浓度(10-30mg/L)Si032-离子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性。只投加PAC为对原水的浊度、色度、UV254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81.67%、38.32%、72.15%和13.48%;而利用高铁酸钾、高锰酸钾及高铁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混凝后,浊度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4.2%、90%和95.8%;色度去除率分别能达到49.22%、42.99%和52.02%;UV254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4.81%、77.2%和97.34%;TOC去除率分别能达到21.12%、20.92%和 24.11%单独投加PAC对水中Mn2+基本没有去除效果,而通过高铁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后,其对水中Mn2+的去除效果明显提升,高铁酸钾投加量为0.6~0.8mg/L时,剩余锰下降最为明显,而氧化时间在5min内时,对水中Mn2+去除效果最好,随着pH的升高,高铁酸钾对Mn2+的去除率逐渐增大,pH值接近12时,2mg/L的高铁酸钾已经能够去除超过50%的M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