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油画的历史也是一部油画材料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对油画的探索和研究的从未停止。不同时期,油画不同的媒介材料以及视觉图像的处理方法,便产生出属于这一时期油画本身的技法语言。20世纪以来,由于时代在进步,艺术流派纷繁,相继更替。对油画艺术而言,艺术观念的变革不仅使其背后的艺术主导思想不尽相同,艺术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的改变,也促使艺术家们重视对材料的探索和研究上。综合媒材以及现成品的应用创造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样式,突破了以油画工具材料为造型媒介的传统艺术形式的本质,摆脱传统油画艺术的单一模式。不言而喻,这一时代的材料挣脱了处于隶属地位的概念枷锁,主体性地位在艺术作品中不断取得进步。媒介材料最终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而独立存在,油画艺术也进入了多元化的新征程。文章通过对综合材料绘画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梳理,分析艺术家在创作时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来进行创作与情感的表达。通过分析综合材料的特征以及材料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油画创作中所激发出的视觉效果,产生的视觉意义,认识到油画创作中使用综合材料进行表现的可行性,并结合自己的创作中使用综合材料所产生的笔触、肌理以及色彩运用等技法语言,探讨不同材料的材质和属性在油画创作中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创作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提升自身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数学无处不在,生活的呈现让数学从抽象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教师要立足生活化教学,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让他们感知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以此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尝试在生活中去探索和求知。幼儿园数学教育包含了数、计数、运算、量、计量、图形、空间、时间等内容,教师要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和学习数学知识,以生活为基础,让幼儿园数学教育更加有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本次翻译实践的材料选取自吴伟峰所著的《广西饮食文化》中的十个节选篇(译文约为16,112字),包括《故乡的味道是米粉》《越吃粤有味》《什么都能酿》《鸡好也要会做》《不一样的笋》《吃到后来是糖水》《必备的年货》《吃青菜的心得》《广西火锅》《吃鸭有学问》。所选材料介绍了广西饮食文化的悠久历史、上乘食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传播广西特色饮食文化的理想文本
[目的]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为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等方法,分析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案与教学模式路径。[结果]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追求、精神品格、意志信念、实践品格、性质宗旨与医学生课程思政需求有较强契合度,通过打造课程思政精品,有效促进价值引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培育学生精神品
<正>幼儿园数学教育有着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独特育人优势,它能激发幼儿的潜能,使幼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当前,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阶段,有必要重新审视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追问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生命成长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开展了以“育人价值”为特征、以“增强价值敏感性、提升价值践行力、修炼价值研究力”为特点的行动研究,探索数学经验学习中蕴含的丰富的育人价值,寻找多元价值有机融合的“熔点”,架
期刊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在对古着的涵义、兴起原因以及古着文化的大小众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灵感借鉴、元素应用及工艺继承等三个方面就当代国际服装品牌对古着的传承进行了分析。
幼儿园数学活动不仅对幼儿在数、量、形、时间以及空间方面进行一定的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习惯。而且,幼儿园数学活动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做准备。文章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出发,讨论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通过AMOS25.0进行路径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在大学生入党意愿生成与行为逻辑演化过程中,理想信念是源动力,发展机会呈现矛盾交织的关系形态,朋辈是协力群体,政治效能是潜在场域,组织吸纳是外生动力。为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大学生青春向党,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推动大学生入学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和朋辈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以实践和媒介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建互动模式,提升党组织与大学生耦合
在“教育兴国”政策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标准改革发展要求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教育评估方法与策略的变化是对教育理念升级的直接响应。本文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出发,对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表现性评价设计展开论述。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不同,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特征是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来自真实生活的复杂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表现性评价时,教师要遵循“确定聚焦大概念的三维评价目标—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制订评价理解水平的量规”的一般步骤。文章以“河流的开发和治理”为例,探讨表现性评价在IB MYP地理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