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树属植物叶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罗树属(Reevesia Lindl.)属于锦葵科(Malvaceae),约25种,中国产15种,其中12种为特有种类。本文以12种3变种及1个Reevesia sp.为研究对象。使用游标卡尺及Image J1.52a图形处理软件对叶片进行数量性状测量和质量性状观察;采用改良后的清净法制作叶脉序标本,对叶脉序特征进行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将处理后的所有叶特征数据进行性状选取与编码,采用相关性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梭罗树属植物叶表型特征梭罗树属植物叶形态特征有较大变异幅度。叶片形态主要可分为圆形、近圆形、椭圆形、卵形和披针形,叶片长度范围在5.47~16.27 cm之间,叶片宽度范围在2.62~13.89 cm之间,叶长宽比范围在1.05~4.96之间,叶面积范围在17.01~160.46 cm~2之间;叶尖形态主要有钝形、急尖、渐尖和圆形等;叶基部形态主要有急尖、钝形、圆形、截形和浅心形等;叶多全缘,仅粗齿梭罗(R.rotundifolia)叶缘上半部有粗齿,泰梭罗(R.pubescens var.siamensis)偶见锯齿。叶片密被毛、疏被毛或光滑,毛被黄褐色、浅黄褐色或白色。粗齿梭罗上下叶表面均密被星状毛和圆锥状毛;红脉梭罗(R.rubronervia)上下叶表面均密被星状毛;瑶山梭罗(R.glaucophylla)、圆叶梭罗(R.orbicularifolia)、梭罗树(R.pubescens)、薄叶梭罗树(R.membranacea)、泰梭罗、绒果梭罗(R.tomentosa)和雪峰山梭罗(R.pubescens var.xuefengensis)上下叶表面均有星状毛但是分布情况不对称;罗浮梭罗(R.lofouensis)、长柄梭罗(R.longipetiolata)和密花梭罗(R.pycnantha)叶表面无毛或偶有星状毛分布;保亭梭罗(R.botingensis)、剑叶梭罗(R.lancifolia)、两广梭罗(R.thyrsoidea)和R.sp.叶上下表面均无毛。分类群中部分性状之间相关性存在显著性或极显著性;除叶面积外,Sig值均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叶形态数量特征对不同分类群有显著的影响。2.梭罗树属植物叶脉序特征梭罗树属植物叶脉序类型均为真曲脉,脉序等级最高可以到达6级。二级脉与一级脉夹角类型均为锐角,可分为两类分别为窄锐角和中锐角,夹角的变异性接近一致;间二级脉类型有两种,分别为复合型和简单型;间二级脉频度可分为两类,分别为少于一条和多于一条;三级脉类型有两类,分别为结网型和贯串型;叶缘末级脉序有两类,分别为结环结构的和具有边脉的;脉间区发育情况区分为良好和中等两类;脉间区排列均为不规则;盲脉分支情况大部分都是不分支,仅长柄梭罗、密花梭罗和两广梭罗有少量盲脉一次分支;叶脉密度在不同分类群之间变异幅度较大,差异极显著。除二级脉间距外,Sig值均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可以认为叶脉序数量性状特征对不同分类群有显著的影响。3.梭罗树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及气孔器特征梭罗树属植物的上下叶表皮细胞形状均为多边形,垂周壁为平直-弧状;除梭罗树外,上表皮或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出现脊状加厚现象。上表皮细胞面积范围在163.77~1190.31μm~2之间,最小的是绒果梭罗,最大的是R.sp.;下表皮细胞面积范围在148.65~1633.76μm~2之间,最小的是梭罗树,最大的是剑叶梭罗,细胞面积区分度较好。角质膜特征丰富,主要有近光滑的角质膜,如保亭梭罗上下叶表皮和圆叶梭罗上下叶表皮等;壳状的角质膜,如薄叶梭罗树上下叶表皮和泰梭罗上下叶表皮等;裂纹状的角质膜,如梭罗树上下叶表皮和密花梭罗上下叶表皮。部分分类群角质膜还存在线状特征,如粗齿梭罗上下叶表皮和R.sp.上下叶表皮等;叶表皮细胞表面蜡质纹饰丰富度高,主要有颗粒状、片状和短棒状等。气孔器均分布在叶下表皮,有短平列型、不规则四细胞型、平列型三种类型;保卫细胞凸起、凹陷或水平;拱盖层数有单层拱盖结构、双层拱盖结构和不完全双层拱盖结构;部分类群气孔器有“T”型加厚;气孔外拱盖纹饰主要有近光滑、片状和线状;气孔外拱盖内缘纹饰主要为波状;气孔长度在16.38~27.56μm之间,宽度在13.55~27.72μm之间,面积在281.93~739.03μm~2之间,密度在194.64~567.96个/mm~2之间,气孔指数在10.15~19.95之间。4.梭罗树属植物叶特征分类意义由叶特征变量和分类群样本的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叶特征性状之间具有差异性,可作为类群划分依据。本研究从叶表型性状、脉序特征和表皮微形态三个方面,对梭罗树属植物叶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数据叠加分析发现:叶长宽比、叶片被毛情况、气孔器特征、一级脉粗细度、叶缘末级脉序、角质膜特征和脉序形态特征等是鉴定和区分梭罗树属植物的主要性状。本研究为梭罗树属植物分类提供了叶特征数据,对促进该属植物的认知、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和车辆跟驰模型是交通流理论的经典模型。基本图模型是交通流理论的基础,描述了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跟驰模型描述了在限制超车的单车道上相邻两车之间的相互作用,两者运用物理学和数学方法研究不同交通对象在交通设施内的运行特征和规律。随着交通流异质性程度的增加,需要对交通流经典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对交通流基本图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建立随机线性和非线性基本图模型,通过BR算法和
学位
交通事故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为深入分析安全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进而为制定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需要构建事故伤害严重程度模型。校车是师生往返学校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由于校车整体构造的复杂性,校车司机和乘客的特殊性,因此校车事故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研究鲜有对校车事故伤害严重程度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考虑到事故数据
学位
由于我国排放法规的演进和资源短缺的问题,清洁能源二甲醚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被应用到经过改装后的柴油发动机上。相比于柴油发动机,二甲醚发动机排放污染物中的PM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NOx的含量仍然需要得到进一步控制。本文为进一步降低二甲醚发动机排放尾气中NOx的含量,以上柴D6114ZLQB二甲醚发动机为应用对象,进行了二甲醚发动机气驱SCR系统对NOx转化性能的研究。通过对催化转化器进行重点研究来提
学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运输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海量包裹派送需求。因此,本文提出网约车群智运输模式,旨在通过“拼车”的形式将包裹派送任务分配给网约车,充分利用网约车在载客过程中的空余载运能力来解决传统配送方式中存在的派送资源紧缺、车辆派送效率低、派送成本高等问题。首先,为准确分析载客高需求热点区域,考虑载客热点聚类中道路空间对车辆行驶的约束,提
学位
近年来,智能驾驶作为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的研究热点。环境感知作为智能驾驶中的前端任务也是关键任务,提升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感知过程中,单一传感器受到自身分辨率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检测精度还有待提升。而现阶段的多传感器融合策略往往忽略了单一传感器附带的信息,例如单目相机包含的空间信息。因此提升单一传感器精度,并进一步搭建检测和测距精度高、跟踪效果好的多
学位
半挂式液罐车在液体货物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罐内液体货物在外界激励下会产生晃动,与装载固体货物的半挂汽车列车相比,半挂式液罐车更容易发生侧翻等不稳定现象。为了提高半挂式液罐车的防侧翻能力,本文以六轴半挂式液罐车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建模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罐内液体动力学特性、半挂式液罐车动力学特性,以及半挂式液罐车防侧翻控制等问题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罐内液体动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车辆产品已呈现出系统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盲目的设计改进手段已无法在短时间内经济且高效地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因此,富有规划性和系统性的可靠性分析技术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可靠性增长评估,就是利用试验故障数据,建立统计模型来实现对产品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预测,从而为设计改进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与指导。为形成科学有效的车辆可靠性评估方法,本文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可靠性分析理
学位
甲烷(CH4)作为国际上高度关注的温室气体之一,对气候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CH4通量上,而对树木茎干的CH4通量及其驱动因素了解甚少。本研究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以苏北地区的泗洪林场和东台林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杨树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杨树不同高度(距地面0.5、1.0和1.5 m)的树干CH4通量进行了原位测定,我们
学位
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化学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创伤大,且难以根除,即使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后的患者,仍有较高的复发机率。化学治疗中,患者的耐药性是治疗乳腺癌的一大难题。而放疗是目前大多数患者会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乳腺癌患者一般会结合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以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减少复发的可能,因此放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乳腺
学位
氢气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能量密度高且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光催化分解水来生产绿色氢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一直是能源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设计构建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提高太阳能利用和光解水制氢效率的关键。半导体硫化镉(CdS)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和优良的可见光响应能力,是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领域的热门材料,但是其自身严重的光腐蚀和光生载流子再复合等问题,影响了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