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传记研究综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学研究史上,萧红算是“生命力”持久的作家之一。表现之一就是从20世纪四十年代到新世纪以来,70多年间,产生了60余部形式多样的萧红传记及传记小说,对萧红的形象进行了多个角度地塑造。这在现代文学史的作家中间,也算是十分突出的了。现有的萧红传记研究成果有侧重于考察萧红传记中萧红形象演变的,有侧重论述新时期以来萧红形象重构的。在此之上,萧红传记研究的空间还有待拓展。所谓传记研究,其内容包括传记评论、传记史和传记理论三个方面。具体到萧红的传记研究,可以发现,相较于萧红传记写作呈现出的硕果累累景象,萧红传记批评和理论探讨却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寂寥。从根本上说,这与中国现代传记学在传记批评和传记理论方面的薄弱密切相关。当萧红传记的写作出版及传记批评性质的评介文章具备了一定规模,对其进行梳理、评价和思考便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第一部分对萧红传记的写作和出版进行了回顾,从传记形态论的角度,确定萧红传记的范畴,划分萧红传记的类型,从女性传记、作家传记、传记小说以及萧红图传、萧红传记电影等诸多类型考察现有的萧红传记,讨论不同的传记类型各有怎样的特点和功能,其中包括传记的实验形态和扩展形态,即作为文字的传记同非文字的媒介,如图片、影视相结合而产生的图传、传记电影等。在类型研究的基础之上,论文第二部分对于萧红传记写作中的个案进行了文本分析和评论。除介绍传记当时出版的基本情况外,大体采用传记批评的角度,从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介绍生平、展示个性、解释原因等角度对萧红传记中的典型文本进行论析。所列出的四部个案,分别侧重从历史背景对传记书写的影响、传记书写的学术性及学术影响、传记书写者与传主的主体间对话以及巨型传记的传记材料引用等方面进行讨论。第三部分,首先简要回溯了萧红传记的批评概况,也可视作是萧红传记批评史式的回顾。综合以上类型研究和个案分析,用举隅的方式提出萧红传记书写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传记的整一性把握——对于萧红童年生活的关注与解释不够;传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若干传记材料的过度依赖和引用以及从传记理论的角度强调传记应超越编年体式传记,而迈向具备解释传主个性等特征的现代传记等。最后,论文简略讨论了作家传记与文学史写作的互动,尝试提出两个萧红传记研究中的学术切入点:一是以从萧红传记中拓展萧红个人生命史为例,梳理现代作家的个体生命史,注重作家彼此间的关联、过从、共同从事的文学活动及文学创作上的影响等,初步尝试采用《史记》的“纪传体”体例编纂书写现代文学史;二是考察文学史视野中的萧红形象与萧红传记史中的萧红形象地重叠和冲突等。要建立完整的、具有深度的传记理论,就必须对传记史进行总结,同时考察作为传记史片段和构成要素的传记批评。本论文梳理、评述了萧红传记写作的历史,有选择地评析了萧红传记中的典型文本,从传记批评的角度总结了萧红传记写作的不足,并尝试探索萧红传记研究中新的学术生长点和切入点,这不仅对萧红研究有所推动,而且对其他中国现代作家研究和传记写作以至整个传记学的学术批评和理论建设都会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生产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渭北旱塬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充分了解和分析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有利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兴国之魂。文章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中生的重要意义,从教师的行为示范、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方面阐释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具有比梁式桥更大的跨越能力;而在技术方案合理的跨径范围内,斜拉桥又比悬索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且斜拉桥的抗风稳定性以及适应各种恶劣地质环境的能
分析华北干旱河道主要生态问题及各问题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河道生态修复中生物体系修复的具体策略。生物体系修复是建立在河道水流体系修复基础之上的:首先应结合场
在马克斯·韦伯的形式主义法律观视野中,法的合法性在于法律的形式本身,而哈贝马斯并不赞成对法律范式的研究简单地做“形式”与“实质”的区分。以交往理性为立足点,哈贝马
随着大规模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新兴教学模式,日益受到职业教育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模具CAD/CAM》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改
建筑设计与建构的背离使得许多参数化设计成为了一种乌托邦,一种理性的建构的参数化设计才是参数化设计的必由之路。参数化建构从设计方法上可以被分为从形态到结构的方法和
<正>继"太阳花学运"之后,"反核"风暴又起,台湾再次陷入长达30余年的"核四"(第四核能发电厂)存废之争,并因有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的"禁食"抗议,更增添了这一争议的复杂性与敏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集团化,各种利益矛盾纠纷凸显的现象。一种新的纠纷解
近来"中国电影学派"的话题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热议。事实上在动画电影领域曾经出现过"中国动画学派"的话题,不过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内文化体制改革等诸多原因,这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