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离子交换剂LATP的制备与银的交换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xy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白银的产量正逐年递减,如何高效地回收工业废液中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采用交换剂是一个比较简捷的方法,但寻找合适的交换剂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冶金和电子等工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高效、快捷地去回收工业废液中的银。因此研制质优、价廉的特效银离子交换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有机泡沫浸渍法合成出了新型银离子特效交换剂Li1.3Al0.3Ti1.7(PO4)3(以下简称LATP),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LATP的Li+/Ag+交换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制备方法方面,应用高温固相法时,当碳酸锂的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02%-106%时,此时其结构与LiTi2(PO4)3相同,当碳酸锂的加入量超过理论量的6%时,X射线衍射谱图有杂相衍射峰。应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ATP其结构与LiTi2(PO4)3相同,与高温固相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具有煅烧时间短,合成温度低、合成的粉末颗粒细等优点,但溶胶凝胶法也有其不足,所需原料的价格比较昂贵。  实验测得三种方法合成的LATP在0.1 mol/L的AgNO3溶液中的交换容量分别为高温固相法:3.352×10-3 mol/g,有机泡沫浸渍法:3.347×10-3 mol/g,溶胶凝胶法:3.326×10-3 mol/g。  实验考察了溶液的pH值、粉末的粒度、硝酸银的浓度对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ATP的Li+/Ag+的交换容量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LATP的Li+/Ag+的交换容量几乎没有影响,粉末粒度越小,银离子浓度越高,LATP的Li+/Ag+交换效果越好。  动力学方面,建立了描述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ATP的Li+/Ag+交换过程行为的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交换过程符合缩合模型。实验给出了不同温度、添加不同质量的碳酸锂的条件下LATP的Li+/Ag+交换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碳酸锂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02%-106%时,有利于LATP上Li+/Ag+的交换反应。  热力学方面,用静态交换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ATP的Li+/Ag+交换平衡关系,结果表明LATP对Ag+有较高的选择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利于LATP上Li+/Ag+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实验得出LATP的Li+/Ag+交换反应△Hm为76.6 kJ/mol。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的有利途径。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充分利用音乐课非高考科目的灵活性,以讲述故事为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横向整合各学科资源,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简论如下。  关键词:故事 ; 课堂教学 ; 有效性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在高考科目的严重挤
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即BR)是目前被研究的最多,了解最为透彻的色素蛋白之一,它是盐沼盐杆菌(Halobacterium salinarum)的紫膜中存在的一类纳米色素蛋白,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与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动物视网膜中的视黄醛一样,都具备光敏性。细菌视紫红质具有独特的光致变色效应,并且便于制备成薄膜材料,是非常有发展前途与研究价值的生物光学材料。这种具备良好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