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能源、经济、环境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逐渐加深,城市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空间和承载平台,其重要性日益明显。因此推动城市持续繁荣,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是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中央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动力核心和全国创新发展的引领示范区,同时还肩负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职责。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定位,因而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内城市的能源-经济-环境-社会(3E1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现状及特点,不仅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还能对周边城市、邻近城市群和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文章在梳理过往文献的基础上,对城市及城市群、耦合协调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然后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基于系统论与协同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3E1S系统进行研究。在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的框架范围内,文章利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系统层和要素层进行拆解分析,而后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系统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拓展了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视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05-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样本数据,明确研究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状况。从模型应用角度来看,文章首次尝试使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全面探索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克服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取值范围错误和模型简化后使用效度降低的缺陷。为避免单一方法赋权评价的局限性,文章还使用TOPSIS-熵权组合方法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综合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构成和作用机理研究方面。文章将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细分为目标层、子系统层和子系统要素层,子系统层又进一步分解为目标、活动者、活动和作用关系四大因素,其中文章把四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大致分为了促进型、阻碍型和先阻碍后促进的“U”型三类。其后在系统作用机理的研究中,文章发现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摆脱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和环境的双重束缚。(2)在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综合发展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的经济和环境系统总体发展水平较优,社会系统发展缓慢且相对滞后;能源系统在发展初期较为稳定,自2016年后能源系统的发展水平开始迅速提升。(3)在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方面。文章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经历了耦合协调程度由低到高的一个发展过程,3E1S系统耦合协调度历年均值排序为重庆>成都>广安>南充>绵阳>宜宾>乐山>自贡>资阳>眉山>德阳>内江>遂宁>泸州>雅安>达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联动区域城市协同发展的特点。(4)在城市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方面。文章综合分析发现经济与社会相关的指标因素对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大。其中城镇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教育经费支出占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3E1S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关联性最高。基于以上结论,文章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供以下政策建议:加快能源转型,推进一体化建设;整合产业资源,培育经济新动能;强化环境安全保障,加强污染联防联治;推进城市一体发展,坚持做好民生保障等。
其他文献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尚未报道的一个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 NPS)作为氯胺酮、氟胺酮替代品滥用情况,其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尚不明确,在毒品检验部门检验鉴定过程中易造成漏检,对公共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明确此NPS的化学结构,本研究综合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分辨质谱(HRESIMS)、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以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助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模式,对于“共享社区”的构建、社会文化的创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社区治理现代化进程面临着社区居民对社区共同价值认同感不高、对社区归属感不强、公共事务参与度不够等现实困境。需要从深化社区文化内涵、塑造独特文化符号和构建多重文化空间入手,以提高社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为中介,使之成为积极有效的“治理主体”,从而助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
文章围绕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山区配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首先对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阐述其适用范围和点位布置原则,最后对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动作逻辑原则和短路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目的 探讨干眼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9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SSRS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
综述了国内外航空领域现行雷电标准的发展及现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航空领域主要雷电标准及其制定机构。其次,解读航空领域雷电标准的关注内容,按照五种不同类型进行了分类,分别是环境标准、要求标准、实验方法标准、防护与设计标准和管理标准,并对有关直接效应试验和间接效应试验的标准进行了整理。最后,通过分析部分国内外雷电标准的现状,总结了航空领域雷电标准的发展脉络。
目的:探究皮下注射虾青素(Astaxanthin,AST)对小鼠光老化皮肤结构、氧化应激损伤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雌性健康SPF级BALB/c小鼠64只,随机数表法分为青年组(youth group)、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光老化模型组(model group,UV)、溶剂组(solvent group,UV+注射用大豆油)、AST低剂量组(AST-L,AS
目的 探讨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对患者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21年1—11月于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手功能康复理念为指导的手法淋巴引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上肢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