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严格的科研设计及随机对照实验通过研究禾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足细胞CD2AP蛋白表达的影响来分析禾肾丸治疗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相关作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肾性蛋白尿及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禾肾丸组(1.89g/kg/d)、依那普利组(1.05mg/kg/d)、模型组及空白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复制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禾肾丸组及依那普利组分给予以相应药液,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天/次,连续8周。分别在第2、4、6、8周收集24h尿液,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e,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后。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CD2AP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的一般状态观察空白组大鼠精神良好,活动正常,动作灵便,体毛有光泽、无脱落,进食、饮水正常,二便正常,垫料较干燥。各造模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抱团少动,体毛欠光泽、有脱落,进食减少,便不成形,垫料潮湿,需要经常更换。给药结束后,禾肾丸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大鼠有所好转,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观察未见明显变化。2.24h尿蛋白定量给药结束后,各造模组24h尿蛋白定量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禾肾丸组和依那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禾肾丸组合依那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生化指标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同一时期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大鼠治疗至第2周末时,血清白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治疗至第8周末时接近空白组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同一时期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治疗至第4周末时,血尿素氮、肌酐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禾肾丸组与依那普利组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E、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空白组大鼠肾小球形态正常,系膜细胞及基质无增生,结构清晰;模型组大鼠光镜下可见大多数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局灶节段性增多,上皮细胞肿胀,肾间质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管腔内可见蛋白管型。禾肾丸组与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病变程度轻于模型组,可见系膜增生程度轻微,上皮细胞肿胀减轻,肾小管管腔内未见有蛋白管型。见图1。5.检测CD2AP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2AP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禾肾丸组、依那普利组大鼠CD2AP水平显著升高(P<0.05)。禾肾丸组与依那普利组大鼠CD2AP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禾肾丸能够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改善其肾功能。2.禾肾丸可通过上调CD2AP蛋白的表达水平,来修复受损肾小球足细胞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