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在结构转型及业务开拓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突出代表就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迅速,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存续余额达到了约30万亿元。作为新型理财投资工具,多样性的理财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各类居民和银行同业的投资需求,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实现了利润新增长,促进了自身实力的发展壮大。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时间较短,不管是监管政策还是银行对其的内部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导致了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飞单”问题频发。本文选取了建设银行与兴业银行10亿理财同业“飞单”完整案例,此案例是目前涉及单笔金额最大的“飞单”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其的研究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解决我国目前银行业理财“飞单”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其次对建设银行与兴业银行同业“飞单”案件经过进行叙述研究,主要探究了导致此次案件发生的内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产品定价不合理、银行员工道德风险、建设银行内部管理不当以及兴业银行失职之处;外部原因主要是相关法律缺失、政府监管不当、理财市场失序等,此后详细叙述了此次案件对各方的影响。最后针对文章和其他“飞单”事件出现问题的原因,笔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政府方面要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市场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健全银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动态风险防范体制;投资者提高投资安全意识,避免受到欺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