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意识的儿童文学创作无论同中国的成人文学,亦或是同世界的儿童文学发展相比都是相对较晚的。“五四”运动时期,受风气影响,中国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介绍和创作儿童文学,因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进行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
本论文旨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三位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冰心和丰子恺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叙事方式的观照和对比。并以社会文化、创作个体的背景作为参照,对三位卓有影响的作家进行从外部因素观照内部叙述方式的阐释分析,探讨他们既标示着各自鲜明的叙事风格又溶于共同的文化语境。
对他们三人的比较主要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对叙事的构成要素即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和叙述视角进行分析,从而由内而外探寻他们各自外在显现的叙述模式。
其实,同处于一个时代又表现出共同的创作质素:如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成人化的启蒙意识,对童心境界的崇拜,以及更为重要的通过“他者”来产生作品的意义。由于先期在心理中想象出了儿童的纯洁和美好,因而他们的作品更多地侧重于表现儿童的美好纯洁的一面,而很少去揭示他们心灵中搀杂的杂质或者他们的复杂细微的情绪,因而在作品的深度和厚度方面,在塑造人物的真实性方面显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