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一方净土——叶圣陶、冰心、丰子恺抗战前儿童文学比照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ua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意识的儿童文学创作无论同中国的成人文学,亦或是同世界的儿童文学发展相比都是相对较晚的。“五四”运动时期,受风气影响,中国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介绍和创作儿童文学,因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进行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 本论文旨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三位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冰心和丰子恺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叙事方式的观照和对比。并以社会文化、创作个体的背景作为参照,对三位卓有影响的作家进行从外部因素观照内部叙述方式的阐释分析,探讨他们既标示着各自鲜明的叙事风格又溶于共同的文化语境。 对他们三人的比较主要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对叙事的构成要素即叙述时间、叙述结构和叙述视角进行分析,从而由内而外探寻他们各自外在显现的叙述模式。 其实,同处于一个时代又表现出共同的创作质素:如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成人化的启蒙意识,对童心境界的崇拜,以及更为重要的通过“他者”来产生作品的意义。由于先期在心理中想象出了儿童的纯洁和美好,因而他们的作品更多地侧重于表现儿童的美好纯洁的一面,而很少去揭示他们心灵中搀杂的杂质或者他们的复杂细微的情绪,因而在作品的深度和厚度方面,在塑造人物的真实性方面显得不足。
其他文献
本文即以张炜对精神家园的寻找情结为线索,通过对比分析他不同时期的文本,总结其长篇创作在世纪之交的主题变化,描摹出作家思想发展的轨迹,进而对其存在于当代文坛的意义给予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莫言的文学创作已有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
东晋南渡伊始,积极爱国恢复心态乃是主流,中后期方渐为附庸。然终晋之世,不与刘、石通使,一致与北方保持敌对态度,表现了东晋君臣的民族气概。“混一华戎”是东晋舆论所崇尚
澳大利亚学者巴纳教授研究楚帛书的专著有三部,长文有一篇。作者将巴纳教授研究楚帛书的论著全部翻译成中文,在此基础上对巴纳教授研究楚帛书的成果进行浅析,从中提炼出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