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特点,甲状腺抗体,血清总IgE、变应原特异性IgE、IgG,及CCL17、IL-17水平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一种病因已知或未知的,以持续6周以上,反复发作的风团和瘙痒为特征,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肿的疾病;是所有类型慢性荨麻疹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不清,超过30%患者病程较长,多达5年之久,并且对常规治疗抵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精确地分类其临床亚型,以及寻找客观的血清学标志,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调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检测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总IgE、变应原特异性IgE、IgG、Th2趋化因子CCL17、Th2细胞因子IL-31、Th17细胞因子IL-17A水平,为进一步印证临床表型,寻找血清标志物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21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应用问卷调查观察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病程、发病年龄、发病频率、每次发病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治疗情况以及合并疾病等,同时进行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urticariaactivity score,UAS)。第二部分: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入组患者及76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总IgE水平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变应原特异性IgE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G;并与诱因、伴随症状、合并疾病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及与UAS进行相关性分析。第三部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Th2型趋化因子CCL17、Th2型细胞因子IL-31以及Th17细胞因子IL-17A水平,并与116例正常对照比较,分析二者相关性及其与UAS的相关性。第四部分:报道了一例CD4+T细胞减少症相关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例。  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应用EXCEL2007数据分析功能及SPSS17.0软件,连续性变量进行正态分布检测,如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如不服从,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非连续性变量根据实际数值表示,部分率值加用百分率,应用卡方、Fisher、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所有结果采用双尾p<0.05认定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第一部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好发于女性(男性∶女性为1∶2.45)。女性平均年龄为43.41±12.55,男性平均年龄为42.97±13.49。中位病程12.00个月(1.5~480个月,四分位间距56.63个月),94例患者病程低于6个月(42.53%)。首发中位年龄34.23岁(四分位间距20.36岁),65例患者首发年龄为30~39岁(29.41%)。89例患者最好发时段为18:00~24:00(40.27%),188例患者皮疹持续时间少于24小时(85.16%)。发病频率以每日数次发病最多(69.68%)。下肢为皮疹最好发部位(92.76%),皮损性质绝大多数为红斑合并风团(91.40%),大小以长轴2cm~5cm为最多(32.13%)。伴随症状以呼吸道症状最为高发(11.76%)。有19例患者合并血管性水肿(8.60%)。42例患者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共占比19.46%。平均UAS为4.69±1.10,男女无明显差异,但女性瘙痒症状高于男性(p=0.000)。第二部分: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甲状腺自身抗体总阳性检出率为35.29%(TPOAb阳性者占20.81%,TgAb阳性者占30.31%),甲状腺抗体阳性与否与UAS评分无明显差异,其数值与评分亦无相关性。血清总IgE水平高于100 IU/ml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20例,占54.2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0);但其水平是否高于100 IU/ml的UAS评分无明显差异,其数值与UAS相关性很弱(r=-0.200p=0.043)。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1+及以上,任一指标高于0.35Ku/l)为71.94%(无性别差异)。2+及以上(任一指标高于0.7Ku/ml)者占23.08%,其中总IgE高于100 IU/ml30例,占58.82%。特异性IgE阳性患者UAS评分与阴性患者U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情严重(UAS≥4)患者,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更高(1+p=0.022,2+p=0.039)。变应原特异性IgE与血清总IgE无相关。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2+或以上(任一指标高于100U/ml)患者占60.00%(130例患者中),无性别差异;其中总IgE高于100 IU/ml占46.15%。特异性IgG2+阳性患者UAS评分与1+或阴性患者U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病情严重(UAS≥4)患者,特异性IgG2+及以上阳性检出率更高(p=0.015)。变应原特异性IgG2+及以上阳性患者人群血清总IgE水平升高(p=0.034)。第三部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CCL17、IL-17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CCL17 p=0.000,IL-17Ap=0.000),CCL17与IL-17A无相关性。 IL-31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显著差异。CCL17、IL-17A与血清总IgE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均无相关性。 CCL17与IL-17A均与UAS评分无相关性。第四部分: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后放射治疗可导致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从而引发顽固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抗组胺药4倍相当剂量无效,加用胸腺五肽后病情缓解。  结论:本研究表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率女性为高,并多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8.60%的患者合并血管性水肿。35.29%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可检测出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54.29%患者血清总IgE升高,但均与病情不相关。在寻找到明确病因之前,进行忌口绝非必要;UAS评分较高的患者变应原检测阳性率高,可协助患者发现隐匿病因。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血清CCL17、IL-17A水平升高,二者无相关性,与UAS亦无相关性。这些不同标型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进一步研究对抗组胺药物治疗的反应,有助于正确的区分临床表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血管内栓塞术及开颅夹闭术对后交通动脉瘤所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  方法:通过对于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后交通动脉
目的:⑴研究BANCR在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⑵观察BANCR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⑶观察肝癌细胞中BANCR与MEK/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⑷观察BANCR对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