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双足步行机器人传感系统研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实验室研制的23自由度电机驱动型双足步行机器人样机,设计了能够满足机器人步行功能的传感系统。首先,介绍了两点式步行理论在3D步行机器人中的实际应用。基于该理论,研究了步行过程中所需求的传感信息,以此为基础,结合机器人实际样机,设计了传感系统整体架构。其次,根据传感系统整体架构,进行了相应的硬件设计。基于两点式步行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两点式足部结构及一体化、集成化的足部传感系统。全身传感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布置了传感节点,并通过CAN通信汇聚到机器人传感系统从站。传感系统从站通过实时以太网EtherCAT与机器人控制主站进行通信。然后,进行了传感系统算法开发与软件设计。从坐标系建立与姿态矩阵求解、基于四元数的姿态解算、传统姿态解算的磁罗盘算法以及自适应互补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两种多传感融合算法出发,完成了姿态解算研究与算法开发。应用了CAN总线优先级仲裁机制和过滤机制。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传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应变式力传感器实验表明所研制的应变式力传感器具有很小的零点漂移、较高的测力线性度和重复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实验表明薄膜压力传感器采集与后续处理模块能够明显检测到足跟着地前后的信号变化。姿态传感器姿态解算实验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互补滤波算法具有较高的动态解算精度。多关节联动传感数据采集实验验证了机器人传感系统从站数据通信的有效性,也测试了各关节之间存在的传动间隙。最终经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传感系统能够满足机器人样机实现步行功能对传感数据的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媒介的不断增多,依托于传统媒体的电视气象节目也在信息风暴中受到了巨大挑战。文章介绍了气象影视所面对的问题,以及新环境给气象节目带来的机遇,并对气象节目及气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同学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难以准确记忆大量的历史知识。同学们在记忆历史事件的背景、发生时间、发生原因时,经常会发生混淆。这些问题十分普遍,但是可
耕地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以及粮食生产的必备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本研究针对呼和浩特城区和农田土壤,主要开展了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和来源分析,研究结果将为环保及其他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土壤污染控制方案,以及制定人体健康的保护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在针对呼和浩特地区共计采集城区土壤样品32处,农田
1基层气象台站基础业务1.1基本情况大气探测业务是县级气象局(以下简称县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可以说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生命线工程。自动气象观测站自2004—2005年间投入业务运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1.区域的含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区域界线),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特征,边界是模糊的。  (4)区域内部某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