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法治疗两种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及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24小时食管pH及胆汁监测技术,从抗反流机制角度,探讨疏肝和胃法治疗酸反流性及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2)利用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炎症角度探讨该法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1)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疏肝和胃法)60例,对照组(奥美拉唑)30例,并根据食管24小时pH值及胆汁监测结果,将60例治疗组患者分为酸反流组30例、混合反流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内镜检查情况,以及混合反流组患者24小时食管pH及胆汁监测各参数、血浆胃泌素(GAS)、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含量。(2)动物实验,采用贲门肌切开术加十二指肠半结扎术制备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随机将其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四组,观察疏肝和胃法对大鼠食管组织病理形态、超微结构,血GAS、NO及MDA含量以及食管组织iNOS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临床结果表明:(1)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大部分病例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或不适、反胃、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而对于烧心、胸骨后灼痛或不适、反胃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2)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其中治疗组中酸反流组总有效率为93.33%,混合反流组为9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该法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酸反流。(3)胃镜复查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食管炎症的改善明显好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中混合反流组总有效率为90.48%,酸反流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疏肝和胃法促进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破损愈合的作用优于酸反流。(4)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NO、MDA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浆GAS含量显低于正常组(P<0.05),采用疏肝和胃法治疗后NO、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GAS明显升高(P<0.05)。(5)24小时食管pH及胆汁监测发现,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 动物研究表明:(1)模型组鳞状上皮厚度、乳头厚度、基底细胞厚度、粘膜下层中性白细胞数均明显增多,与伪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中药组、西药组的鳞状上皮厚度、乳头厚度、基底细胞厚度均有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提示疏肝和胃法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炎症恢复优于奥美拉唑。(2)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模型组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呈囊泡状明显增宽,桥粒、半桥粒减少,中药组和西药组食管粘膜的超微结构基本正常。(3)模型组血清NO、MDA水平升高、血浆GAS含量降低,与伪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中药组NO、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GA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伪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NO、MDA含量降低但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P>0.05)。(4)模型组食管组织iNOSmRNA有强表达,伪手术组无表达,中药组、西药组均无表达。 结论:1临床观察表明:(1)疏肝和胃法可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食管炎症,且对部分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2)疏肝和胃法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优于酸反流性食管炎,该法能明显改善混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酸、胆汁反流的次数和时间。(3)肝和胃法治疗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作用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降低NANC抑制性神经递质NO含量,升高胃肠激素GAS水平,以提高LES压力、促进胃排空等抗反流机制,从而减少胃酸和胆汁等攻击因子对食管粘膜的损伤;②降低食管粘膜NO、MDA炎症介质的含量,以促进炎症的恢复。2动物实验表明:(1)手术制备模型大鼠的食管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均有炎症表现,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mRNA有强表达,(2)采用疏肝和胃法治疗后,食管粘膜损伤均有明显改善,其机理可能通过下调iNOSmRNA表达,减少食管粘膜NO、MDA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食管上皮抗反流屏障来促进炎症恢复的。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在中医文献中相当于“时行病”、“时行感冒”、“时气”、“疫气”等范畴。
AI时代,也是我们社区的新时代!社区,一个城市的缩影.当智慧城市建设彻彻底底来临时,平安社区“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社区与平安建设,仿佛有了数不尽的话题.rn社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到广泛应用.这些都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通信网络充分共享利用信息
期刊
前段时间,《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报刊相继报道了:北京君士文化有限公司和MTV全球音乐台联合启动的“打造明日巨星”工程推出了第一位小歌手倪曜,并得知由她自己写词,著
本文系统地回顾和整理了古今医家有关糖尿病肾病(DN)文献资料。通过链尿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建立了糖尿病(DM)大鼠肾损伤模型。运用生化、光镜、电镜及放射免疫等先进检测手段和方法,对实验性大鼠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等指标,进行了动态观察,并观察了DN大鼠的肾脏病理形态和血清GH/IGF-1轴的变化,及肾消康对其影响。
近年,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rn过去,我国大部分农村“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
期刊
在受力分析这部分有许多相似的问题,但处理方法却不一样,形似而质异,很容易引起混淆,下面对几例典型的问题作比较分析. There are many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part of fo
目的:探讨活血潜阳颗粒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国际通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病理模型(SHR)灌胃给药,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中ANP、NO、t-PA、PAI等血压相关活性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届高考考查的热点.当物体的受力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常发生突变.摩擦力的突变,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其突变点
本文研究目的: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的基础上,探讨Hp相关性胃炎病理生理、评价半夏泻心汤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