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的三维树模型研究及可视化系统研建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景物模拟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前沿课题,而树木三维可视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树木模拟在人工智能、计算机游戏、教学实践、农林业研究等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形几何学是一门描绘自然景物的科学,它利用自然景物本身存在的自相似性,通过多种分形造型方法对自然实体进行建模。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当前流行的树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及软件理论,重点对分形理论,尤其是L-系统的基本理论、应用及计算机实现进行分析,并从多角度对L-系统树木建模机制进行了探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树木形态结构特点,设定影响树木形态结构的主要参数为可变参数,应用L-系统及树木分层理论构建了参数化三维树模型。同时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软件开发环境下运用C++语言集成OpenGL和MFC技术,加入光照、纹理映射等技术,开发了三维树模型可视化软件系统,实现了单株树木和简单森林景观场景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生成的树木具有三维立体效果,形态逼真,基本符合自然生长规律。本研究是对树木三维建模综合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可以为林业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新型的研究平台,为森林景观三维可视化研究提供支持,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为加强学生高中物理学习能力,广大一线高中物理教师对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和实践,认为新课程改革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恰当的导入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与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导入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本文
草地是最大的陆地景观,是畜牧业发展必需的生产资料。中国西北地区的草地同时也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由于超载过牧现象严重,再加上管理手段落后,中国国西北半干旱、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2  摘 要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应该扭转以住过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