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金融企业是我国经济体中的重要主体,非金融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总体债务规模呈现扩大趋势,非金融企业的债务总额也在不断增长。虽然非金融企业保持一定的负债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活力,并且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可以推动企业进行产品的更新研发、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从改革开放后,市场环境的优化促进了投资的膨胀。各行业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支持下,开始增加产能、扩大生产,导致了非金融企业资金需求迅速扩大,同时带动非金融企业债务规模扩大。过高的杠杆率会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市场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大金融市场脆弱性。因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杠杆、防风险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本文依据相关经济学理论,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形成与调节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现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建立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合理水平测算模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合理性评价模型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调节模型。并经数据搜集与整理、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开展了实证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实际值远高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合理水平,生产税净值率、存款准备金率、非金融企业最终产品价格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变动有显著影响。考虑到非金融企业最终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本文仅从生产税净值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因素出发,对非金融企业杆杆率调节路径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调节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降低非金融企业生产税净值率,降低非金融企业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推动非金融企业生产税净值率降低;第二,增加非金融企业生产补贴,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刺激利率上升,从而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第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能落后的行业进行产业升级,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