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ei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保障社会公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刑法修正案(八)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进行了修改,但是仍需完善。本文以刑法理论为基础,结合司法实践的需求,深入剖析本罪在实务应用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概念,分析最新的立法规定。本罪中的“食品”应包含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不包括依照法律规定的种类、用量、范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对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认定应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鉴定机构做出。可以借助汉语语法,从刑法规定中的动词入手,重新定位本罪的行为类别,将本罪的行为分为“掺入”和“销售”。“掺入”行为强调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和食品的混合。“销售”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将其销售给他人。综合上述内容界定本罪的概念,并明析最新的立法规定。第二部分,综合理论界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既遂形态的各种观点,通过深入探析,笔者认为本罪的既遂形态属于行为犯。以刑法条文及相关规定为基础,借助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理论,分析本罪的既遂形态。本罪存在未遂形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掺入行为或者销售行为,由于行政部门的检查等意志之外的因素,导致犯罪没有既遂。第三部分,结合司法实务,从犯罪对象、犯罪时空条件、犯罪既遂形态等多方面入手深入区分本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依据罪数理论,本罪应当数罪并罚的情形主要有两种,实施本罪的同时又以暴力、威胁抗拒查处的行为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同时又销售其他种类的有毒、有害食品的情形。本罪单罪处断主要研究三种类型,想象竞合犯的处断、牵连犯的处断和连续犯的处断。第四部分,结合刑罚的理论,总结出本罪适用死刑的标准。适用死刑应当从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适用主体和刑事责任五个方面把握。同时分析实务中影响死刑适用的若干因素,即政策性因素、民意和媒体报道。
其他文献
综述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环丙烷化、不对称环氧化等不对称合成中的催化应用以及最新的进展。参考文献 35篇
311202综采工作面收尾期间由于断层等构造、支护强度大、回采速率慢等原因,导致工作面采空区内遗煤受氧化作用,可能发生煤层自然。根据工作面收尾期间防灭火特点及难点,采用
由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导致全球气候的骤变、雾霾横行所导致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的制造业作为世界性的制造中心,由于长期高投入、高增长和粗放式发展模式,所导致
微电影从2010年至今2年左右的时间,已然成为当前最为火爆的新媒体影像形式。它从一种草根式的影视作品,以黑马之势杀出,发展成如今大众和商家的新宠;它兴起于草根,来源于单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表示愿意迁到城镇定居,但这种附着有农村土地权利与户籍双重条件的愿望往往与国家政策相悖。为全面考察农民工真实迁移意愿,深入
民生问题一直是当前国家最关注也最热门的问题之一,而电视民生是国家对民生、百姓生活进行高度关注和聚焦的一个重要的电视新闻主题。在近年来,尤其是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
本文以贵州发现的战国秦汉青铜剑作为研究对象,最大限度的收集相关材料,在介绍这批出土材料的基础上,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绪论,本章先介绍贵州
早在1913年,我国的电影之父郑正秋与张石川导演的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就首开家庭伦理影片的先河.1958年6月15日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随后播出了我国
系统地介绍了麦冬的来源、药性特点、功效、配伍、使用指征、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并针对麦冬功效侧重进行了探讨。麦冬养胃阴,润肺燥,又可清心除烦,尤以养胃阴、生津液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