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上市公司作为优秀企业的代表,借助于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河南省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2015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四位,但上市公司仅有73家,与其经济规模严重不相符。上市公司是否能够发挥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上市公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的筹资优势、人才吸引效应、技术和管理创新优势及溢出效应在提高自身经营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还能够通过前向、后向的联动作用带动产业链或周围企业、行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其次,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河南省2015年的经济发展概况、产业结构状况和近1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通过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在逐步增长,但增长速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河南省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主要从规模特征、行业分布与产业结构、区域分布和经营状况等四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增长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上市公司存在数量偏少、覆盖行业类型较少且行业分布差距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衡、经营状况不乐观等问题。在对上市公司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河南省经济、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选取上市公司的相关指标,实证分析了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筹资情况、经营状况和数量规模状况对河南省GDP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河南省上市公司的本期新增筹资额、总资产收益率和数量规模指标代表上市公司的筹资情况、经营状况和数量规模状况。在对原数据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对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筹资额、总资产收益率和数量规模与河南省GDP之间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通过对河南省GDP和上市公司的各指标之间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筹资额和总资产收益率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且河南省经济增长也可以促进河南省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数量规模的提高,但由于河南省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河南省的经济规模严重不相符,导致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尚没有构成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直观的论述了河南省上市公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是上市公司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上市公司的税收贡献和上市公司对解决就业的贡献。发现河南省上市公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加,但由于河南省上市公司存在数量偏少、平均规模较小和经营状况不佳等问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比较小。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发展上市公司繁荣河南省经济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积极引导和培育优秀企业上市、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协助上市公司配股或增发新股、引导上市公司空间分布格局调整和优化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推动区域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