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调查河北大学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朝鲜语、日语和法语专业)学习动机水平、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来发现不同动机类型和学习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三个不同专业之间二者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研究工具,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共90名(每个专业抽取30名)。问卷根据Gardner的“AMTB量表”、高一虹的“中国大学本科生动机类型”调查问卷以及Oxford的“第二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并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访谈对象同样从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选出,每个专业抽取2名,共6名。访谈结果针对问卷没有涵盖的部分进行补充。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1)河北大学英语为第二外语的学生(朝鲜语、日语和法语专业)的总体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为中等水平。四种学习动机(内在动机,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和学习情境型动机)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在动机,工具型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和融入型动机。朝鲜语专业学生强度最高的为学习情境动机,日语、法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是最强的。(2)研究对象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五种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和依赖母语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下: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之后使用频率依次递减为,依赖母语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朝鲜语专业的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依赖母语策略,而日语、法语专业的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补偿策略。(3)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内在动机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相关,与依赖母语策略不相关。工具型动机相关策略为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和依赖母语策略,而与元认知策略不相关。与融入型学习动机呈相关性关系的策略是元认知,认知,记忆和补偿策略,依赖母语策略与其不相关。最后情境型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依赖母语策略相关,与元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不相关。(4)不同专业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朝鲜语专业内在动机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呈相关关系,与依赖母语策略无相关关系。融入型和学习情境型动机和补偿策略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日语专业内在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存在相关,融入型动机和元认知策略以及记忆策略相关。法语专业内在动机与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具有相关性,工具型动机和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相关,融入型动机与元认知,认知和记忆策略相关。情境型学习动机只和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存在相关。本研究对今后英语是第二外语的学生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应注重营造基本的动机条件,课堂内外都可以帮助学生维持其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教师面向不同动机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的培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英语的教学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