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内侧应用解剖及CCF治疗后内收复发的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足内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足内侧肌病理改变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治疗后足内收畸形复发的关系,以提高CCF治疗的远期治疗效果。   方法:   1、足内侧应用解剖组   标本来源于遵义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成年正常发育女性尸体1具(双足);贵阳市儿童医院遗弃5月大婴儿尸体两具(四足)。参照标准解剖入路对足内侧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神经及血管等进行解剖观察。   2、临床观察组   观察1组贵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01月至2013年03月本人参与资料完整通过Ponseti法治疗的CCF患儿62例91足。   观察2组贵阳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本人参与资料完整通过手术治疗的CCF患儿12例17足。   对两组CCF患儿足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复发相关因素等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   1、足应用解剖:   (跨)展肌有两个起点,分别为跟骨结节与舟骨粗隆,两肌束前行合成一腱,止跨趾的第1趾骨底。躅短屈肌起自内侧楔骨底,有两个肌腹,分别止于(跨)趾近节趾骨的两侧。(跨)收肌分为横头和斜头,斜头起自外侧楔骨和第2、3跖骨底的跖面,前行和(跨)短屈肌内侧肌腹合并成肌腱;横头起自第3~5跖趾关节囊跖面,横行向内和斜头的肌腱合并。胫骨前肌腱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的跖面。胫骨后肌腱止于舟骨粗隆和第1~3楔骨底。趾长屈肌腱在足底分为4束,分别止于第2~5趾末节趾骨底。(跨)长屈肌腱止于(跨)趾的末节趾骨底。三角韧带呈扇形分布,起自内踝,止于舟骨粗隆、距骨和跟骨的载距突。分裂韧带连接于内踝后下方和跟骨结节内侧面之间。   距骨呈不规则的立方形,分为距骨头、距骨颈和距骨体三部分,距骨头与舟骨后面相关节,距骨体的内、外、上关节面合称为距骨滑车,连接踝关节,距骨体后端为距骨后突。跟骨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前端和骰骨相关节,后端为跟骨结节,跟骨内侧为载距突,上方有三个关节面,和距骨下面相应的关节面相关节。   2、临床部分:   观察1组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的CCF62例(91足),年龄4天~6月,平均50天。复发3例5足,内收15°~60°,内翻5°~45°,跖屈15°~40°,正位片跟-距骨长轴线夹角(Kite角)5°~30°,侧位片跟-距骨轴线夹角5°~25°。石膏固定6~10次,其中53例78足行经皮跟腱延长术。复发病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跨)展肌挛缩、粘连明显,呈疤痕化改变,长肌肌腱挛缩、紧张明显,足内侧韧带粘连,关节囊肥厚。   观察2组手术治疗的CCF12例(17足),年龄为9月~10岁,平均年龄16月。术前足内收角度15°~80°,足内翻角度5°~40°,跖屈20°~60°,正位片跟-距骨长轴线夹角0°~20°,侧位片跟-距骨轴线夹角0°~30°。术中见(跨)展肌挛缩、增粗,呈纤维化改变,长肌肌腱挛缩、紧张明显,足内侧韧带粘连,关节囊肥厚。   结论:   1、足内侧肌对足正常形态、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跨)展肌对(跨)趾外展功能起主要作用。   2、(跨)展肌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是前足内收畸形的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3、治疗中应重视(跨)展肌病理作用,手术中要充分延长松解(跨)展肌,术毕应给予修复。
其他文献
女性主义艺术史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因,并且时至今日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艺术乃至人类历史的发展。从琳达·诺克林(Linda No
摘要:克罗齐是对西方美学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的“直觉即表现”的艺术理论对整个西方美术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罗齐的美学观来自于一个基本的观念,即“直觉即表现”,要想研究他,就得从这一观点出发。这个观点必然有它的两面性,然而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必须站在新的角度对克罗齐的表现说进行新的理解。  关键词:克罗齐 表现说 美学思想 意义  “直觉即表现”是克罗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
研究目的:研究乳腺的超声分型与乳腺组织萎缩程度量化评估的相关性。  资料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因临床触及乳腺结节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63例,165侧乳腺,术前行
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是一种以胆道梗阻为基本病理变化,引起全身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症候群.其中约有9﹪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在梗黄
摘要:古典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基础内容,从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合理的路径进行分析探讨,对大学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古典与流行之间关系及结合意义出发,多方探讨两者之间的结合路径,以更好地推动两者之间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学 音乐教学 古典 流行 结合路径探讨  随着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完善,大学音乐教学中介入内容及元素更加多元化、丰富化,
摘要:光影无处不在,它为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可能。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绘画光影的独特处理方式和效果,从中揭露光影运用的重要性,对增强绘画表现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绘画 光影 艺术 绘画 艺术价值  一、前言  众所周知,光和影在生活中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依,并非单独存在。在绘画作品中,光和影更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艺术家利用各种的光影结合来表达不同的内心思绪或者想传达的丰
摘要:审美意识教育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油画赏析的过程中发展学生针对美好事物进行鉴赏以及感知,进而全面体现其生活态度的教育形式。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够在很大意义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乐趣,深化道德认识,促使人们上升到一种美妙的精神享受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油画教育和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同为传递精神文化的媒介,同时通过互相结合与渗透的形式朝着美的层面慢慢靠近。  关键词:油画教育 审美意
摘要: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场景的最小的组成元素。细节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事实的细节;二是指形象的细节。细致是体现电视艺术作品真实性的关键,要使作品真实生动,就必须有细节和过程。  关键词:电视 导演 构思 细节  观众经常忘记电视艺术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等,但始终无法忘怀其中的细节。这说明电视艺术作品中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是非常重要的,细节能加强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有些
摘要:中国电影是我国文化宣传的名片,是展示民族特色和中国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国产电影发展背景,分析当前国产电影在技术上过分追求,丢失了内涵元素,在利益上的追逐,在审美上的偏差,在精神上的缺失等造成内涵缺失的问题。针对当前这些问题阐明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通过借鉴有内涵、有品质的成功电影作品,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立足中国文化基础,突破利益桎梏,在创新中发展自己,以求创作出更具中国特色的优秀
摘要:儿童在认知、接受、学习方面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在其艺术教育中,要善用巧妙的手法,将教授的知识以轻松、简便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本文将讲述如何运用通感使得儿童在艺术教育中得到最大的学习收获。  关键词:通感 儿童艺术 教育  音乐同文字一样,能表达情感,诉说故事,甚至比文字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在语文中,把不同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相互联系起来,借助联想想象,从而引起感觉的转移,这就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