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右翼是日本社会的特殊产物,鼓吹天皇主义、民族主义、大亚细亚主义,它对社会秩序、对外关系、东亚和平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右翼势力是不会灭绝的,而且有扩大泛滥之势。它随着时局的变化时而激烈,时而缓和,时而有所侧重,时而变化招数来阻碍日本同东北亚国家的国际关系。就中日关系而言,尽管中日之间有着“合则两利、斗则两损”的根本利益基础,但是不能不说,中日两国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瓜葛,而日本右翼就是这些瓜葛的始作俑者之一。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进一步了解日本、认识右翼,方有可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日本战后右翼的持续存在,是战前右翼的延续和发展,他的宗旨纲领、思想观念、组织形态以及活动方式等同战前和战时的右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我们要解决现代右翼的问题,有必要追溯战前和战时右翼的形成和发展。近代右翼是日本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中派生出来的特有的政治团体,它有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甲午战争的爆发前后,是右翼初显身手的开端,他们对内制造恐怖暗杀事件,刺杀在谈判中妥协退让的大臣大隈重信等,在朝鲜“壬午兵变”中策划“义勇军”计划,培植朝鲜亲日势力,挑起清兵军官的冲突——“长崎事件”,组织“天佑侠”勾结朝鲜反动势力,扰乱朝鲜政局,在政府发动的对外侵略一系列事件如征台、并吞琉球、甲午战争中充当急先锋和后盾的作用;日俄战争是日本右翼的腾飞阶段,这一阶段有大量的右翼势力参与进来,他们窃取情报,随军作战,在日俄战争的前线和后方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两次满蒙运动,日本右翼驱动蒙古王公和东北土匪,妄图分裂中国东北,但惨遭失败,日本右翼地位有所下降;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右翼势力辅助关东军建立伪满洲殖民地政权,“二·二六”事件以后日本建立军人法西斯政权,日本右翼沦为政府的“御用团体”;在战时体制下,在乡军人建立的右翼团体与朝野遥相呼应,推进了侵略战争。且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关键右翼人物引领着右翼团体的行动主张。日本右翼就是在这样一个荒谬的历史时代派生出来的畸形儿。认识了近代日本右翼,为研究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提供铺垫,希望能够有助于把握处理中日关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应对日本右翼的反华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