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有序球腔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传统电极,微电极具有较低的电容电流、稳态的扩散电流、较低的欧姆压降等优点,可有效降低电化学检测下限。然而单个的微电极绝对电流较小,一般仪器难以检测,限制了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若将多支微电极并联组成微电极阵列,可在保持单支微电极的其它特点的同时,有效放大响应电流,因此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及应用已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工作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二维有序的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球腔、纳米金(nano-Au)/ZnO球腔微电极阵列,考察了它们的电化学特性,并基于上述材料构建了过氧化氢(H2O2)电化学传感器。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以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上制备TiO2球腔阵列,考察乙醇、水、盐酸等因素对TiO2溶胶.凝胶的影响。利用sol-gel法制备二维有序的ZnO球腔阵列并通过电沉积法于ZnO球腔中沉积纳米金(nano—Au),通过扫描电镜(SEM)对上述阵列进行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TiO2球腔阵列/ITO电极、ZnO球腔阵列/ITO电极、nano-Au/ZnO球腔阵列/ITO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微电极阵列的特性。   (2)采用吸附法将血红蛋白(Hb)和辣根过氧化酶(HRP)分别直接固定在TiO2球腔阵列和nano-Au/ZnO球腔微电极阵列上,它们均保持了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直接电子转移速率分别为2.97s-1和2.95s-1。通过考察上述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发现,它们对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电流响应与H2O2浓度分别在9.00×10-7~4.44×10-4 mol/L和6.67×10-6~1.31×10-3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12×10-7mol/L、7.3×10-7mol/L,米氏常数为0.138mmol/L和0.411mmol/L,与H2×2有较强的亲和能力。   (3)通过电沉积法在ZnO球腔内电沉积普鲁士蓝(PB)/壳聚糖(CS),考察了PB/CS/ZnO球腔/ITO电极的电化学特性、酸碱稳定性和对H2O2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电极在在pH7.0和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仍然保持有一定电化学活性;在pH为6.0时,电极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在7.67×10-7~4.72×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2.4×10-7mol/L(S/N=3)。这为制备H2O2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和长寿命的优点,但其能量密度较低。根据电容器的能量计算公式:E=1/2CV~2,可以发现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V)和电极材料的电容(C)。对于前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有效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来实现。对于后一种方法则可以通过具有纳米尺度或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来实现。由于制备二氧化锰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可以运用环境友好的水系电解液,所以二氧化锰作为
密码子是m RNA上的三个连续核苷酸,是合成蛋白质时核苷酸编码氨基酸的规律。遗传密码的破译对接了蛋白质信息和核酸信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个里程碑事件。部分氨基酸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