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无线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在移动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正在成为可能。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因此视频通信也成为多媒体业务的核心。另一方面,由于无线信道具有误码率高等特点,如何在无线环境中实时传输高质量的视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视频播放具有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因此,网络就必须为视频传输提供足够的带宽﹑有保障的延时和误码率。为了获得可接收的重建视频质量,视频传输至少需要28Kbps左右的带宽。而视频传输对时延非常敏感,为了保证视频能够连续流畅的播放,视频数据必须及时到达接收端,否则播放过程会中断,造成播放质量的严重下降。而使无线移动网络无法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对于无线移动信道来说,网络的可用带宽是有限的。由于多径﹑衰落﹑时延扩展﹑噪声影响和信道干扰等原因,无线移动通信不仅具有带宽波动的特点,而且信道误码率高,经常会出现连续的﹑突发性的传输错误。无线信道可用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时变特性,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大为降低。基于无线视频通信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对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4/AVC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提高抗误码扩散性能和降低H.264编码复杂度以及如何在DSP环境下实现H.264进行了研究。为减少H.264中P帧模式选择的时间,本文提出一种优化算法,将视频序列分为背景区域和活动区域来处理,同时采用7种模块中的16×16、16×8、8×16、8×8以及4×4的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显著减少编码时间,提高编码效率。在对H.264中扩展档次中所特有的SP/SI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P帧与I帧相结合的抗误码扩散方案CSWI。实验证明,CSWI方法抗误码扩散性能比单一的使用SP帧取代I帧更好,而且能有效的控制视频编码码率。相对于以往视频标准,H.264/AVC中采用了多参考帧技术,针对低码率视频通信的特点,对H.264/AVC中的多参考帧技术的编码效率和抗误码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在低码率视频通信中,减少参考帧的数目能有效地提高编码效率和抗误码性能。在对TMS320DM642硬件结构和X264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H.264的DSP视频编码,通过海康威视第三代视音频压缩卡DS-4008HC对实时视频信号进行采集、压缩编码,并对压缩码流进行JM86解码得出基于H.264的DSP编码器可以对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编码。同时针对不同的视频源进行编码,并对编码码流进行分析,指出运动估计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