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软骨终板退变过程中软骨下骨与软骨终板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作兔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动物模型,研究椎体软骨下骨和软骨终板在软骨终板退变过程中的相关性,探讨软骨终板退变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方法】30只清洁级6-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通过切除兔胸10-腰4椎体的棘突和部分关节突关节,切断棘上、棘间韧带造成胸腰椎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模型;对照组不进行脊柱稳定性破坏。分别于术后12、16、20周对脊柱进行X线摄片并对退变的软骨终板和软骨下骨切片经HE染色病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终板和椎体软骨下骨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下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其灰度测量结果。【结果】X线摄片示椎间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退变,软骨终板钙化变薄以及软骨下骨硬化,密度增高。HE染色中软骨终板和软骨下骨随时间延长结构破坏,退变明显。扫描电镜示软骨终板随时间延长出现Ⅱ型胶原破坏,蛋白多糖丢失严重:软骨下骨骨小梁破坏和重构并存,大量骨小梁排列紊乱,骨基质中Ⅰ型胶原纤维之间出现裂隙,同时有部分出现重组排列,形成更为致密的结构。以上结果都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正相关,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退变严重。免疫组化染色MMP-1和IGF-1在实验组软骨下骨中表达较对照组多,但随观察时间延长二者染色强度均逐渐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织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破坏脊柱稳定性的手术方法成功的建立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动物模型。软骨下骨在软骨终板退变的过程中不断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并出现结构上的破坏和重构引起硬化,这促进软骨终板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说明椎体软骨下骨硬化与软骨终板退变有密切关系,软骨下骨的硬化对软骨终板退变起到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1)利用CT数据快速建立人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2)研究不同体位人体股骨颈区的应力分布情况。(3)探讨股骨颈骨折解剖分型和受伤时体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利用正常人医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的功能细胞,甚至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取材方便,增殖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规制经济学为背景 ,结合世界电力工业规制与竞争改革的实践 ,对国外有关电力工业规制与竞争的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按六个具体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总
总结了全院86名低年资(至转正到工作不满1年)护士在徒手CPR操作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未记录抢救时间、判断呼吸及脉搏时间不够、胸外按压部位定位不准确、按压力度不够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创伤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00只(不分雌雄),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创伤组与对照组;创伤
<正>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溢出部位,已成为全球患病率排名第八的疾病[1],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抗
目的通过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保守疗法这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椎体前缘、中央高度丢失率和Cobb角变化情况等的观察,评价它们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期临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用途极其广泛的材料。本研究首先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化合物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酰胺,获得了高性能的两性梳型结构的聚丙烯酰胺产品。其次以非离子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