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言》的圣人之道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将《法言》归入儒家之列,后世多以儒家代表作品来对待和研究。然而纵观《法言》全书,儒家思想虽然是主流思想,但是道家思想亦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汉代儒家发展的路线以及扬雄其人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以儒家圣人之道思想或者道家圣人之道思想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法言》的圣人之道思想着实不够。本文依托后世传世史料,结合近现代诸多研究,以儒家圣人之道思想为主,融摄道家圣人之道思想为出发点对《法言》的圣人之道思想中来进行粗略的探讨。全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包含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研究综述等。对《法言》及其作者的作了简介,重点梳理了扬雄的生平,对《法言》版本注释方面做了简单的整理。第二部分,分析了《法言》中圣人之道的思想渊源。讲述了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圣人观以及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圣人观。《法言》的圣人之道中着重推崇先秦儒家圣人之道主要是由于秦代至扬雄之前圣人之道的衰落,通过分析先秦儒、道的圣人观以及成圣之路的不同,来论述《法言》的圣人之道思想其实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融摄道家部分思想。第三部分,对“尊圣崇经”的分析。对诸子进行评议以彰显先秦儒家圣人之经典的重要性,对圣人的形象论述以尊崇先秦儒家圣人。而《法言》中的天人关系论和人性论也是在“尊圣崇经”的基础上来诠释其中蕴含的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传承以圣人之经典为主,如此圣人之经能否损益,他认为对于社会发展可则因、否则革。第四部分,对礼法治国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其对先秦儒家经典基础理念“礼”的继承和发展。以礼为重,礼作为指导性准则;以礼治国,将法度观念融入礼。守礼莫过于尽孝,汉代提倡孝治,把家之孝与国之孝结合,扬雄在《法言》最后一卷《孝至卷》以孝至为篇名然则对尧舜之道论述很多,实则还是讲述孝悌之道而已,大孝为至德。第五部分,扬雄《法言》圣人之道的评价及其影响。叙述了扬雄《法言》圣人之道对于后世思想发展的影响和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摘要】“一带一路”对我国、沿线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金融在其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的框架虽已搭起,但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在其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关键词】“一带一路” 金融高职教育 国际化人才  一、“一带一路”及其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这二者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来的,前者是其在2
审美心理学作为美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1978-2008年之间中国审美心理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
发展是生命世界永恒的追求,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在机械论世界观的驱使下愈发功利,物欲膨胀,进而造成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掠夺,导致生态失衡。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使全人类享受着越来越多的福祉背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系统思考和分析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论文首先解读了“三态”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实践方式的发展,虚拟实践的崛起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需要对当代的重大问题予以批判和反思。虚拟现象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