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民工潮”后出现的“创业潮”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向的两种讨论,即:在中国经济进入全面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底向何处流动,农民是继续进城打工还是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不过,我国大部分学者与研究人员将注意力主要放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上,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就更少了。事实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外出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意义深远。外出务工者返乡发展也是劳动力转移的一个过程。虽然目前主要劳动力输出地并未出现大范围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但不可否认,已经存在依靠回归创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四川省是农民工输出型的大省,深入分析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因素,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制度的完善和农民工创业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现象,试图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和影响他们返乡创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意见。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本文通过建立SWOT模型和有序Probit选择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选择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建立计量模型,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7月—8月对四川省13个地市州已经创业的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外务工带来的初始资金、丰富的实践经验、返乡创业较强的动力以及能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势;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扶持性政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契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倾斜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了机遇。但自身素质不高、创业资金不足以及缺乏对创业项目信息和创业支持政策的了解却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劣势;地方政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民工的风险预测和承担能力弱以及交通便利程度等也构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威胁。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9个,分别是年龄、外出打工年限、创业前的初始资金、创业兴趣、是否取得返乡创业贷款支持、创业当地的治安状况、政府对返乡创业的关心、创业行业和创业年限。针对以上结论,文章从优化创业环境、建立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和开展创业培训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求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力、减少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阻力、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