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2B基因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im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育龄期妇女患病率高达10-15%,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5%。尽管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个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前期我们采用IlluminaHumanMethylation450K甲基化芯片首次比较分析了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和6例对照妇女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DNA甲基化状态。其中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三组间均有显著差异。而IL-12B基因多态性被证明与多种疾病存在相关性,因此我们从表观遗传和遗传学两个方面分析IL-12B基因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IL-12B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为病例组,分别采集其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选取同期因CINⅢ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5例,取其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提取组织DNA,采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技术检测所有组织标本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组织中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差异。
  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非内异症患者正常内膜组织(P<0.001)。
  结论:IL-12B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可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IL-12B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IL-12B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同第一部分。提取组织RNA逆转录为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所有组织标本IL-12B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组织中IL-12B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
  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IL-12B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内异症患者正常内膜组织(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12B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01)。
  结论:IL-12B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水平可能是通过改变其mRNA表达水平而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的。
  第三部分IL-12B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IL-12B基因遗传多态性(rs17860508和rs3212227)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reaction,PCR-LDR)检测8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788例对照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DNArs17860508和rs3212227两个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而且为了评估两个多态位点的生物学意义,采用qRT-PCR检测了4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织中IL-12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rs17860508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明显相关。与CTCTAA/CTCTAA基因型相比,GC/GC和GC/CTCTAA基因型明显增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OR=1.58,95%CI=1.19-2.09;OR=1.37,95%CI=1.08-1.74);携带GC等位基因的人群较携带CTCTAA等位基因者有较高的患病风险(OR=1.25,95%CI=1.09-1.44)。且rs17860508位点GC/GC,GC/CTCTAA和CTCTAA/CTCTAA三种基因型的IL-12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32)。携带GC/GC基因型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IL-12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携带GC/CTCTAA和CTCTAA/CTCTAA基因型患者。而rs321222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IL-12B基因启动子区rs17860508多态位点可能是通过改变IL-12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而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的。而IL-12B基因rs3212227位点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无关。
其他文献
2型糖尿病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是公共卫生最大的难题之一.而胰岛素抵抗作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进展,尽早地干预胰岛素抵抗、阻止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内质网应激是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之一,干扰了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传导.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v)作为一种多酚类植物抗毒素,存在于多种水果和植物中,是饮食的重要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衰老等多种疾病中发挥有益作用,其能够
学位
会议
血液病病人接受化疗后,往往会伴有严重的感染甚至诱发第二肿瘤。作为中枢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胸腺在化疗中也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环境平衡与稳定。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促进胸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修复,从而进一步达到修复胸腺组织的目的。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hADMSCs)对化疗后所致的BABL/C小鼠损伤胸腺的修复作用。我们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Dex)来
感染是肝衰竭患者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不完全清楚。感染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在肝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炎症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细胞焦亡又叫炎性细胞坏死,是伴随白介素-1β(IL-1β)等炎性因子释放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已有研究证实,感染时革兰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PS)可诱导肝细胞焦亡,进
学位
期刊
会议
期刊
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常见的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增殖疾病,也属于一种获得性恶性克隆性疾病,慢性髓性白血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慢性髓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分为三个:慢性期(Chronic Phase,CP)、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 AP)、急变期(Blastic Phase,BP).加速、急变期被认为是疾病进展.慢性髓性
第一部分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在人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谱分析及长链非编码RNA430945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分子靶点,本实验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AS和正常对照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变化,联合分析并确定相关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病理类型为喉鳞状上皮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尽管诊断和治疗方式有所改善,但在过去20年里喉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差.2012年全球统计新发喉癌病例约157,000例,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全球喉癌总死亡病例约83,000例.2015年中国喉癌新发病例约26,400例,死亡病例约14,500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