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当前,民营企业数量庞大、普遍存在、作用突出,我国企业总数超过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国民经济增长总量的60%来自于民营企业的贡献,民营企业不仅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而且还促进了产业创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历史经济体制和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民营企业普遍实行家族治理的经营方式,家族治理在一定时期成就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过,随着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必然需要融合更多的社会资金和人力资本来支撑其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环境下,民营企业却始终面临着一些困扰,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一直存在着有两种观点和现象:在学术界,既有认为家族治理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也有认为不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在实践界,既有通过家族治理走向成功的民营企业,也有因为家族治理而走向破产灭亡的民营企业。那么,长期受“家文化”影响的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处理好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的关系,做到家族治理与西方现代化公司治理相融合,并寻找到双重治理的“平衡点”至关重要。本文以家族治理与民营企业成长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非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家族治理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从而发现民营企业家族治理各因素对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效果以及作用程度,了解家族治理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民营企业家族治理的优化措施,希望对民营企业的家族治理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以避免走弯路,实现民营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在较高的家族控股条件下,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对民营企业成长影响不显著,家族管理与民营企业成长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高度集权条件下,传统的家族治理维度不利于民营企业的成长。与此同时,家族传承的意愿对民营企业成长显著正相关。以上结论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家族治理过程中存在对民营企业成长起消极作用的治理因素,也有起积极作用的治理因素。因此,本文进一步指出,学术界和实践界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对家族治理各因素进行适当的调节,做到扬长避短,实现家族治理优化升级,以便找到适合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家族治理经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