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养老思想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多元化养老方式作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社会养老资源的匮乏,将对我国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起到强大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本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泰安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数据分析,找出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旨在完善农村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指出研究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背景和意义,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明了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与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为泰安市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和问卷数据,总结出泰安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困境:自我养老基础弱风险大;子女养老显示出脆弱性;机构养老与社会养老服务可得性差。第四章为泰安市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运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所整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交互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居住状态、自理能力、收入来源稳定性、养老金是否足够日常消费水平、积蓄养老保障水平、“养儿防老”观念、与儿女生活意愿、照护担忧度8个变量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最为显著。第五章是以养老方式选择意愿为导向,提出多元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方案:强化保障措施保护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愿和能力;子女要发挥对父母的经济和精神养老作用;提升养老机构专业服务的辐射性;推动社会养老照护服务的可得性,进一步提出完善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运行协调机制。第六章是结论及展望。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