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不同病程证候分布与临床发病特点探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筛选、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例信息数据,观察不同病程的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探索分析病程与RA患者发病特点、实验室指标、合并症/并发症发病率等的关联性,进而总结不同病程RA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临床诊疗与管理监测提供一定帮助。研究方法收集并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在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风湿科的214例RA患者住院病历信息,将其量化处理,并根据病程将其分为A组(<6月)、B组(6月-5年)、C组(5年-20年)和D组(>20年)四组,分析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值)、中医证型与舌脉象(至少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确认)、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相关症状及关节外症状和体征)、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合并/并发症发病率、实验室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免疫功能检测、血常规、转氨酶、血脂等)等信息的联系与差异。研究结果中医证候分布方面:痰瘀痹阻证和肝肾不足证是最常见的RA中医证型,湿热痹阻证在A组更加常见,气血两虚证在B、C两组占比相对更高(P<0.05);舌脉象方面:舌暗在A组占比相对更高且大于D组(P<0.05),细脉在四组间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占比最高且明显大于 A组(P<0.05);疾病活动度及临床表现方面:DAS28评分在B、C两组表现出较低水平(P<0.05);关节压痛、肿胀个数A组大于其他三组(P<0.05);小关节病变(近端指间、掌指、腕关节)在A组更加多见,D组更少见(P<0.05);关节晨僵、热痛、皮色红等症状表现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占比相对更高;关节畸形D组最多见且明显大于A、B两组(P<0.05);关节冷痛在C组更加常见(P<0.05);关节活动受限占比于D组更高(P<0.05);合并症/并发症发病率方面: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发病率均在C、D组表现出更高水平(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RF、Anti-CCP指标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C组水平最低且明显小于A组(P<0.05);CRP在A、B两组水平较高且明显大于C组(P<0.05);AST在D组水平更高(P<0.05);IgG在A、D两组水平较高且分别大于B、C两组(P<0.05);TG在A组水平更低(P<0.05);LDL在B组水平较高且大于A组(P<0.05);HDL在D组水平较低且小于B组(P<0.05)。研究结论病程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发病特点变化的重要因素;初期标实证明显,热性病机相对突出,后期本虚证显现,痰瘀痹阻和肝肾不足是RA发展的重要病机;随病程进展,疾病活动度和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呈现一定高-低-高的发展趋势,与病机的虚实变化可能相关;血脂相关指标水平随病程进展而上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诸多肾脏疾病的最终转归,至终末期不仅使患者饱受身心之苦,更使家庭和国家都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使CRF患者延缓进入尿毒症期,尽量延后透析开始时间,是医学上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医药治疗包括慢性肾衰竭优势明显。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中西合参治疗CRF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吕教授提出的“微型癥瘕”“六对论治”等学术思想贯穿诊疗始终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心脏神经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帮助完善中医对该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促进其诊断标准的完善和统一证型分类标准的制定,推动针对该病不同证型有效主方的建立,为深入研究和治疗心脏神经症提供依据和基础,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优势。研究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访谈,以及查询患者就诊相关病例资料的方法,填写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及中医证
学位
目的:通过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检测针刺前后失眠患者进行情绪面孔识别时大脑含氧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oxy-Hb)及脑区的激活程度,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及针刺前后失眠患者额叶大脑皮层oxy-Hb的浓度变化,为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提供客观证据,论证针灸对失眠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作用,阐释针灸治疗失眠的现代作用机制,并用之解读中医理论关于失眠的病机认识。方法:纳入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
学位
目的:通过采集高风险急性加重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信息,总结临床表型特征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高风险急性加重型COPD的临床表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辨证诊治体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
学位
背景: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研究证实长期失眠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相关,而镇静催眠药物的副作用令许多患者担心。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临床中药治疗失眠的用药挖掘及作用机制分析以期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新靶点及新通路的研究等提供一些新思路。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临床中药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挖掘出的核心药物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失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
学位
背景:失眠症是一种现代常见的睡眠障碍,通常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障碍而导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低下为特征的一种睡眠障碍,由于失眠症属慢性病,复发频率较高,通常撤除药物及非药物干预后容易再次出现失眠症状,因此需长期干预和随访。全球失眠症的患病率约20%,平均每年增加额外支出5010美元,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失眠症中医属“不寐”范畴,认为其与阴阳不和与阴阳失交病机有关。
学位
目的分析李曰庆教授治疗本病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全面分析教授治疗本病核心处方的作用靶点、分子机制,为后续开展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前期依据。方法通过东直门医院的医院门诊系统,收集并准备李曰庆教授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6月31日男科特需门诊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病例,由两人输入相同数据,互相核对无误后建立数据库,将其导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使用。对李曰庆
学位
目的:对不同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应用郭氏中药序贯疗法的疗效进行观察及比较,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课题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拟定符合本研究特点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本研究要求的51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以BMI 25 kg/m2为界值分为两组,其中非肥胖组28人,肥胖组23人。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孕产情况、病程、文化程度、职业、生活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社会的进步、人民逐渐提高的生活质量需求、持续变更的疾病谱系、治疗方法的探索创新都推进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前进发展。社会人口幼青年比重偏低、二胎政策的开放、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全社会更多开始关注女性生殖生理健康和孕育问题。同时,作为生殖内分泌和生育力评价关键因素之一的“卵巢储备”也开始受到医学领域专业人士的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同胞,在社会中面临事业、家庭、人际交往等各个来源的负压挑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