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辣椒果实呈色机制探析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赏辣椒作为观果类蔬菜,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果色则是影响其观赏价值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观赏辣椒果色的形成与其内部色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叶绿素)的积累程度以及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有关。本研究主要对观赏辣椒果实中花青素的提取与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跟踪测定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色以及色素含量的变化,并对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筛选了观赏辣椒果实中影响类胡萝卜素合成的重要基因,并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鉴定。此外,明确了CCS基因在成熟果实呈色中的作用,揭示了观赏辣椒成熟果实表现为橙色的原因,为观赏辣椒果实呈色机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观赏辣椒为试材,使用分光光度计确定紫色观赏辣椒果实中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观赏辣椒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提取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花青素测定方法—p H示差法的最佳p H、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并进行回收试验和稳定性考察验证该提取与测定条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以90%酸性甲醇(含1%HCl)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 g·m L-1,超声辅助提取40 min,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在利用p H示差法测定时,最佳p H为1和4.5,最佳平衡温度和时间为40℃平衡90 min。2.为了更好地了解观赏辣椒果实中色素积累的机制,对观赏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色、色素含量以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跟踪测定。通过分析比较,可将观赏辣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编号B3、J1、J2和Q3,第二类为M3、M3’、W8和WU,C2、S1、W3和W4属于第三类。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色素变化表现为叶绿素和花青素的降解,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快速积累。其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物质辣椒红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果色、色素与基因表达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重要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PSY与CCS和CRTZ-2高度相关,CCS与CRTZ-2基因高度相关。色差值与果实中花青素含量呈负相关,且a*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此外,在观赏辣椒类胡萝卜素积累过程中,GGPS、PSY、CRTZ-2和CCS基因对果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CC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位于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末端的CCS基因的结构和转录水平是观赏辣椒果实中是否产生高水平总类胡萝卜素的决定因素。为进一步分析CCS基因的作用,利用p TRV介导的VIGS技术进行CC S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通过沉默红色品种B3和C2果实中的CCS基因,发现沉默果实未能成功转色,表现为橙色。3.以在成熟期表现为不同果色的观赏辣椒品种为试材,分析比较了橙色、黄色、红色果实的色差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CC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红色品种的a*、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CCS基因表达量皆显著性高于橙色以及黄色品种。本研究成功克隆到不同果色品种的CCS基因,通过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在红色品种B3、C2、W6中可扩增到长度1497 bp的CCS基因目的条带,编码氨基酸498个;橙色品种G1、W9、G3、W4-3、W4-2、W5可扩增得到1496 bp的基因条带,编码494个氨基酸,通过测序分析,发现这些品种中CCS基因片段在1265 bp处存在一个“C”碱基的缺失,造成移码突变,进而影响了果实的呈色;而橙色品种S1-1、B7、W4-1和黄色品种G2中均未扩增到目的片段。综合来说,在观赏辣椒红熟期,果实表现非红的原因可能有:CCS基因的低水平转录以及由于“C”碱基的缺失造成的移码突变。本研究初步探析了影响观赏辣椒果色的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主效基因CCS基因的作用,为观赏辣椒的果色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胡萝卜属于伞形花科中的一种重要的根菜类蔬菜,由于富含类胡萝卜素使其肉质根呈现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胡萝卜是主栽类型之一,由于其富含番茄红素而使肉质根呈红色,肉质根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干重)可高达1000μg/g以上。然而目前对于红色胡萝卜肉质根中番茄红素形成的分子机理和质体特性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4个品种(红肉红心、红肉黄心、橙色和黄色)胡萝卜肉质根不同发育时期的主要类胡萝卜
学位
普通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Makino)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因其为种子春化型植物,常常在春季感受低温而出现先期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耐抽薹品种的选育是普通白菜重要的育种目标。由于植物感受春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春化途径不仅由多基因调控,而且植物响应春化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因此,本试验以普通白菜不同冬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探究不同
学位
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研究主要滥觞于有关该地区的文明起源研究中,并以“早期国家起源模式”和“早期国家形态”为两大核心内容。其中,有关辽西地区早期国家起源模式的探讨,大多着眼于对该区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主要可归纳为“古国—方国”“部落联盟—古国”和“酋邦—早期国家”三种模式;有关辽西地区早期国家形态的讨论,主要可概括为红山文化的“古国”类型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方国”或“王国”类型。这些探索和总结为辽西地
期刊
西葫芦果皮中因色素成分和含量不同而呈现白色、浅绿、深绿、黄色、橙色等多种颜色,但具体的果实色素积累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白色、黄色和橙色三个西葫芦材料果皮中的色差指数、色素含量、类胡萝卜素成分进行测定,联合转录组学和类胡萝卜素代谢酶基因家族分析,旨在揭示西葫芦果实色素积累的分子机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白色、黄色和橙色西葫芦果皮的色差指数和色素含量进行动态观测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学位
文章以融水苗族女性常服为例,选取《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少数民族编》中融水苗族女性常服,对其服饰结构、刺绣纹样进行三维建模与展示,得到了少数民族服饰三维化数字复原的效果。旨在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复原,为少数民族服饰展示方式和少数民族服饰互动体验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少数民族服饰结构研究提供案例参考。
期刊
葡萄(Vitis spp.)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无核葡萄因没有种子,利于直接加工和食用,很早就成为了葡萄产业中备受关注的性状之一。但在目前实际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现有的无核葡萄品种因栽培管理手段繁杂、落花落果严重、葡萄果粒小等原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亟待培育品质优良、栽培管理方便的无核葡萄新品种。而葡萄种子败育机理的研究和胚挽救机理的研究可以极大地加快无核葡萄育种进程,是
学位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是我国特色蔬菜之一。黄花菜单朵花期仅12 h,同一种质在不同经纬度地区的开花节律存在差异,但都具有明显的夜开昼闭的节律特征,这一现象对开花节律机制研究和黄花菜采收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大同黄花’不同光周期下开花节律变化、光响应部位及其开花动态进行了初步探索;对黄花菜打开与闭合过程中花被片表皮细胞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为进一步探究黄花菜开花细胞
学位
报纸
心皮数是影响黄瓜果实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黄瓜心皮数基因CsCLAVATA3(CsCLV3)对提高黄瓜果实单果重和改良商品性状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CsCLV3对黄瓜果实发育、花发育、种子发育及植株形态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本研究以‘长春密刺’(CCMC)、‘津春4号’(JC4)为轮回亲本,‘True Lemon’(TL)为供体亲本,构建近等基因系(NIL),利用SSR和GBS测序对3心皮纯合型与5心皮
学位
<正>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习惯益终身。对于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升学习能力和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初中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战场,也是初中生培养自身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阵地。从学校层面来说,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帮助、训练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结合自身一些实践经验,总结出"抓住重点、设置台阶、评训一体、持之以恒"十六字策略,试对学校层面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操作路径做粗浅
期刊